夢醉撈刀河|農(nóng)忙中的“雙搶”|轟轟滾動的打谷機
在生產(chǎn)隊里,最值錢、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打谷機了,(柴油機,抽水泵只有大隊部才有),我常好奇,為什么大人們踩踏板時不快?而里面的滾筒卻轉(zhuǎn)得快,致使鐵齒也看不清了,稻子一放進去很快脫粒了。走近一看,其實也簡單,它的兩邊各有兩個大小不一的卡在一起的齒輪,其周長數(shù)大的是小的近十倍,大的連著腳踏板,小的齒輪連著滾筒的軸心,腳踏板上下一次,大齒輪轉(zhuǎn)一圈,小齒輪帶著滾筒轉(zhuǎn)十圈,從而使半徑有近三十公分的滾筒表面的鐵齒轉(zhuǎn)動速度對比踏板以幾何倍數(shù)增長。
又因為滾筒有幾十斤重,所以運轉(zhuǎn)時慣性很大,在將一捆稻穗剛放上去時,因稻粒多而重,很容易在短時間內(nèi)產(chǎn)生很大的沖量,容易將手也帶到鐵齒上去,嚴重時會刮得鮮血淋漓,甚至骨折。所以往里送稻穗時,要用暗力托起輕放,待稻尖尖的稻粒掉了大半,才能加力讓鐵齒打到稻穗的里面去,這樣既安全又打得干凈。
打谷機還有一處我們小孩望而生畏的地方:是不斷地隨腳踏板上下的長長的連桿。它是鐵制的,隔打谷桶的木板有近十公分遠,這地方的稻穗最多,我們小孩在附近撿穗時,或者學大人去踩踏板玩打谷機時,有時會不小心將手腳伸到那十公分的空隙里去,伸過去時連桿在地下人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在滾筒的慣性帶動下,連桿很快已伸上來了,一會工夫,腳上一大塊皮已變青色了,甚至掉下來了,脛骨也疼痛難忍。
收割了十天左右,塅里的稻子已收割得差不多了,人馬要往山?jīng)_里轉(zhuǎn)移了,什么羊牯垴沖、長洲坡、戴家沖、“傻仔巖下”都需要去收割。山?jīng)_里的稻田里,昆蟲品種更加齊全,最多的要數(shù)“艷蟲”,書名是“小綠葉蟬”,一大群地捕面而來,飛到手背上、臉上,還會咬人,形狀像是微型的螞蚱,能飛能跳,速度也很快。
還有一種鈕扣大小的,背上披著六角形“鎧甲”的蝽,我們叫它“臭屁蟲”,大多是綠色的,但也有灰色的,當有人騷擾了,它會放出特難聞的臭味,半天才能散去,如果人的皮膚貼到它身體的任何部位,都是很癢痛的;“螽斯”也很多,其中有個怪異的品種,背很高,但身軀特薄,走起路來兩邊搖擺,很像一艘隨時都會翻到水里的帆船。螳螂、蜘蛛,顏色艷麗的各色瓢蟲,與各品種的蝗蟲、蟋蟀,長胡須、身上有黑白斑紋的天牛也很普遍。有一種叫“豹虎”的蝗蟲特別的多,全身是青色的,能飛能跳,它的頭像是一把斜向的匕首,最尖處有一點“胡須”,名稱和樣式都兇,但那“匕首”尖尖很軟,腳上也不帶鉅齒,它對人沒有威脅,我們小朋友特喜歡追著抓它來玩。
有些山上的兇惡的,身上有白點的“蛇螞蟻”也將家搬到稻田里來了,它們會爬到稻桿頂端的葉子上去,我們在割倒之前,要將它們震下來,否則給它們咬到也是難受的。在我們收割之前,被稻子遮蓋得密密麻麻的、陰涼的稻田里,各種昆蟲共享這一不斷變幻著的“大舞臺”,螳螂和蜘蛛能和平相處嗎?瓢蟲遇到危險能飛起來嗎?都是我們小孩想知道,而又不知問誰?怎么開口才不會令人反感?(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山?jīng)_里的稻田一般很小一丘,上五分已算大的了,很不平坦,泉眼也多,要將水排干很困難,有些田里的泥還很深,有些相近的兩丘田之間落差有一米多高,將整體的打谷機移下去時,有些難度。步驟是先將它拖到田基上去,踏板懸空,派兩人站到低地勢的田邊去,手附著踏板,上面的人往下推,打谷機的大部分過田基,踏板在低田處觸地,板桶的后身還擱在高高的田基上,整個桶有四十五度角斜橫在那,這第一步已完成。第二步是兩個人在桶兩邊,各提起桶邊的木耳并往前發(fā)力一拖,笨重桶尾即脫離了田基跳了下去,只聽到轟的一聲巨響,整個打谷機框架劇烈地震動,有時會整個散架,同時,泥水濺起又高又遠,噴射到拖桶人的衣服上,臉上去。
一堆稻穗好不容易“打”過了,浸濕的打谷桶要往前移了,因為桶本身有重量,加上有三個人站在踏板上用力,又加上不斷地振動,所以桶總是陷在泥里很深。先要幾個人用盡九牛二虎之力,將桶整個從泥里撥出來,而后由前后各兩人又拉又推,在泥濘中深一腳淺一腳艱難前行,好不容易才到達下一稻堆處,當然有時會想辦法用稻桿墊住桶底,也就陷得稍淺一點。
田里的泥深,我們小孩割稻子也更不好受,蹲著和跪著都不行,只能雙腳叉開,彎下腰一蔸蔸地割,像是長頸鹿壓低高高的頭,在湖邊喝水一樣,久了腰痛不好受。大人們要兩人一起,抬著一籮谷子經(jīng)過泥濘的田里,上到田基,又過水溝,放到山邊的路上來集中。在塅里我們的速度很快,來到山?jīng)_里,像換了一批人似的,大人小孩都慢,工作效率低,隊長是有些著急,但“山神”就偷著樂,平時在山溝里陪伴他的人少,一直都很寂寞,現(xiàn)在終于來了這么多人,男女老少都有,還有轟轟滾動的機器,好不熱鬧。他想這場面能維持時間越長越受歡迎。但也過不了幾天,山?jīng)_里的稻谷也全部“打”回來了,我們身處凡間,還有太多的事要忙,哪能像神仙那么地清閑。
在來去山?jīng)_的路上,每人都不能空手,我們小孩要幫拿打谷機擋板,回去時,哥哥姐姐們還要挑半擔谷子,在干活時,泥水會濺到滿身都很臟,臉上頭上也會像是戲臺上唱花臉的扮相,這就引來更多的蚊蟲的叮咬,加上長而粗的牛螞蝗,老是追著我們舊的腳上傷口來吸血,有些苦不堪言。
山?jīng)_里四面環(huán)山,難得有涼風吹來,比在塅里更加的悶熱,但每個山?jīng)_的地形不同,生長的草木也不同,通過去勞動,我能親密接觸,深入了解,滿足好奇心。有時會聞到近似敵敵畏農(nóng)藥的濃烈氣味,證明附近有烏龜存在,翻開淺水溝邊的草叢,或許能發(fā)現(xiàn)并輕易逮著了。有時它們會大膽地在稻田里“散步”,在割稻子的時候,誰先見到,歸誰撿起。
每個山?jīng)_里都有水塘,我大哥他們會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就近下水,將塘里的水魚抓上來,走在山路邊,也能看到一些早熟的野果子,我們小朋友會忙里偷閑,以最快的速度跑去摘些來解饞,較偏的山?jīng)_里,有樂趣的東西當然比塅里要多一些,但平時,我一個人或者全是小孩是不敢光顧的,趁有大人的陪同,我對各山?jīng)_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雖艱苦也值得。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7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