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入夢——我讀《幽夢影》(十)
入世須學(xué)東方曼倩;出世須學(xué)佛印了元。
【東方曼倩、佛印了元】
東方曼倩即東方朔,東方朔本姓張,字曼倩。佛印了元,宋代高僧。
【心得】
騎墻
上一則說“東方曼倩避世金馬門,人不得而害之”,這里面學(xué)問很大。如何能在金馬門中避世?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為何人又不得而害之?要知道宦海有浮沉。而東方朔能全身,因為他有一個身份——滑稽。(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東方朔并不是武帝身邊的讒佞之臣。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賢良,東方朔上書,據(jù)說用了三千片竹簡,武帝兩月才讀完。臨死的時候,還給武帝留言“愿陛下遠(yuǎn)巧佞,退讒言!”《漢書·東方朔傳》說他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然時觀察顏色,直言切諫”,所以東方朔應(yīng)該劃入忠臣、賢臣之列,卻又與一貫的忠賢形象差了好多。
北宋一朝,改革派和保守派幾番較量,蘇東坡總要表明立場,最后兩派都得罪,落得個一路向南的貶官外放,雖說成為后來文人的標(biāo)桿,卻保不了自己,也對國事無益。晚清戊戌變法,帝黨后黨沖突,康有為勇氣可嘉,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最后自己被通緝,亡命天涯,光緒帝瀛臺渡余生。東方朔不是這樣的,滑稽是他的策略,他察言觀色,語帶幽默,令君臣同樂,自己也得其所哉,廟堂成為他的避世之所。通??傆X得入世與出世之間橫亙著一道不可逾越的墻,入世即無法出世,出世即不能入世。東方朔卻騎在入世與出世的墻上,以身入世讓心出世。
與他一樣悟出真諦的還有佛印了元。了元十五歲就出了家,對于修佛有很個性化看法,他常常在人世間流連,與蘇軾兄弟過從甚密。東坡曾寫詩贊美佛陀:“稽首天中天,毫光遍大千。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绷嗽藘蓚€字——“放屁!”東坡去找了元,了元看到便說:“八風(fēng)吹不動,一屁打過江!”這是一個帶著人間煙火氣的和尚!了元出世的是身,而他的心總是在人世的,所以他領(lǐng)悟了生命的真諦。
張潮也曾在墻內(nèi),從15歲到26歲,他致力于科舉卻屢試不第,“人生幾何?誰堪屢誤,……境遇多違,壯志雄心,銷磨殆盡,此是而后,安能復(fù)低頭占畢以就繩墨之交為哉?”于是,進仕之心日淡。后來“以貲為翰林郎”,最終沒有去做官。他逍遙處世,書有幽香,人有幽夢,人生平凡卻充滿了詩意。
中國文人總是不大被看好,被后世景仰的多是犯顏直諫下場悲壯的人物,但對本人來說畢竟太過沉重。如果不想往往就得逢迎諂媚,這就有悖于文人的氣節(jié),會落得罵名。所以很多人無奈地選擇了騎墻,隨波逐流見風(fēng)使舵,以保全自己,“騎墻”一詞因而被賦予貶義。所以魯迅說:“我覺得文人的性質(zhì),是頗不好的,因為他智識思想都較為復(fù)雜,而且處在可以東倒西歪的地位,所以堅定的人是不多的?!笨墒侨绻@堵墻無關(guān)仕途名利,能讓身心悠游自在,騎在墻上又有何妨。
入世與出世都不過是表象,心的從容自若才是最本質(zhì)的。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77435/
流年入夢——我讀《幽夢影》(十)的評論 (共 9 條)
- 準(zhǔn)恩哥(change) 推薦閱讀并說 暖牛準(zhǔn)恩哥已閱,予以通過并推薦,請再接再厲,繼續(xù)創(chuàng)作更多原創(chuàng)作品,散文吧有你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