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與看人

人人都有自戀情結,這是毫無疑問的,只不過有人色彩重一些,有人則淡一些罷了。凡事都不能過,過則反之。但是,一個人如果自戀情結完全缺失,就談不上去關愛蕓蕓眾生,大千世界了。
譬如學識、學養(yǎng)、胸襟雅量、為人處世的基本素養(yǎng),如果自視過高,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種人就缺乏深度和厚度,就需要開闊胸襟,放眼世界了,否則就流于淺??;或者不愿意看別人的長處,這就有些孤高自傲,這種人做事就不可長久。
譬如看山。人們大都隨眾喜歡風光旖旎的山,但山如人,是各有性情和風格的。名山,如泰山、廬山;奇險之山,如黃山、華山;獨絕天下之山,如喜馬拉雅。其實很多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山,說不定你的家鄉(xiāng)就有這樣的山,也是很有個性和情調(diào)的山,或樸實無華如村姑;或唯我獨有,地域特色濃郁的山,如穿著具有民族特色的少女;或不顯山漏水,四季有風景的山,如憨厚的男子。
秀美的山,可以是鳥語花香,可以是溪水淙淙,可以是林茂峰峻,可以是霧靄重重,特點大都如此,這是人們心向往之的;就是一座光禿禿的山嶺,看山的心情和視點不同,他會看出這山嶺的險峻之美,突兀之美,曲折之美,幽深之美,千姿百態(tài)之美。有人如前者,有人如后者。有人看人獨愛看前者之山,有人看人則獨愛看后者之山。
喜看前者之山,喜看名山者,不應有“一覽眾山小”的心態(tài),也不應有“山高我為峰”的心態(tài),而應有見山皆風景的心態(tài)。喜看后者之山者,還應抬高眼界。
山之為山,它們中的每一座,不論大小高低,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們都經(jīng)歷過自己的風雨,都經(jīng)歷過滄桑歲月的洗禮和淬火,都有一段自己所獨有的閱歷和無言的情懷。(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山之為山,氣質各異而已。山還是那座山,只是看山的人不同而已,或者看山的人的心境和視界不同而已。
看人何嘗不是如此。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