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周易》
《周易》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盡管這是周朝的周文王推演而成。但是,縱觀全文,作為題意,《周易》兩字,應該是體現(xiàn)文章的內容。故:周者,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易者,上為日,下為月。日月代表陰陽,陰陽互為轉化,生成宇宙萬物。如此博大的理義,自然被全世界學者青睞。
從題意可以看出,全書講的是周而復始,陰陽變化的大道之理,類似于佛教中“因、緣、果”的輪回循環(huán)道理。一般人面對那些抽象卦符,難以理解,便覺得它是迷信之書,束之高閣,豈不遺憾?其實,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方法,就會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看懂《周易》。
《周易》是由八卦為基礎構成。所謂伏羲創(chuàng)太極八卦;周文王演《易經》。這就是《周易》的源頭。
《周易》是由《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組成?!兑捉洝酚址稚舷拢叭詾樯辖?,后三十四卦為下經。因周文王被紂王囚禁于牢中,便利用無所事事的機會,在八卦的基礎上,苦思冥想,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非空穴來風。
想讀懂《周易》,首先就要端正觀念。伏羲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第一要務就是生存,絕不會把心思用在算命上而創(chuàng)八卦;周文王被囚禁牢中,更不會把心思用于為算命而發(fā)明《易經》。要不然,他兩就不會被世代所崇敬。如果后人非要用于算命等迷信活動,罪不在八卦與《易經》!
這就像人們發(fā)明硬幣,是為了商品交換的流通方便,可就有人非要用于賭博,把硬幣向空中一拋,落地猜正反而決定輸贏,這能怪發(fā)明硬幣的人嗎?我們總不能因咽廢食吧?更不能像倒洗澡水一樣,連孩子一起倒掉吧?何況《周易》中,沒有什么洗澡水可倒!人家那里面全是干貨?。【涂茨阕R不識貨了。(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易傳》是孔子根據(jù)《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對其中的卦辭、爻辭進行解讀的文字。由《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共有十篇,故稱《十翼》。(其中的上下,表示兩翼)
《周易》復雜就復雜在孔子作的《易傳》十翼;難就難在周文王的《易經》卦象太抽象;卦辭、爻辭太深奧了。為了簡要地引導大家看懂《周易》,下面拋開孔子的《易傳》,從源頭講周文王的《易經》部分。
既然《易經》是在八卦的基礎上形成,我們就追根溯源地先看看八卦是個什么樣子。所謂八卦,是以八種基本卦象,象征著天地間的八種基本物質:乾??象征天、坤??象征地、震??象征雷、巽??象征風、坎??象征水、離??象征火、艮??象征山、兌???象征澤。
這八種宇宙基本物質,通過相互間的陰陽運動變化,產生宇宙萬物。由此看出,每一卦有三爻,三爻中有兩爻的符號不同,即—代表陽,﹣﹣代表陰。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陰陽——正反兩個方面的互為變化。卦象中,除了陰陽之爻,另一爻,不管是陰還是陽,都代表著運動的變化,這就是以宇宙陰陽運動的根本大法而構成的卦象。即《道德經》中所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笔菍ω韵蟮淖詈藐U釋。
伏羲以此大法來組建卦象,是具有科學意義的。八卦中,除了乾卦代表天,為純陽;坤卦代表地,為純陰,其余每一卦,都離不開陰陽兩種符號的不斷變化。
卦爻中的上爻象征天,下爻象征地,中爻象征人,一卦之中蘊含著陰陽變化之理;包含著天地人三才的交融。天地人的排列,按照上中下的次序是不變的,以此觀看天地人的陰陽狀況,一切人事運動現(xiàn)象,都能得到合理解釋。
事物要處于完美,就要取得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狀況。因此,你可從卦象中,先看中間的人是陰是陽,再看上下天地的陰陽狀況,三者結合起來綜合考慮,便可預知吉兇,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
我想,孔子在“韋絕三編”(把系竹簡的皮帶磨斷了三次,重新編了三次)的苦研基礎上,悟得了這些基本原理,才寫出了《易傳》。我們能以這樣的理念去看待卦象,就再也不覺得那些符號抽象枯燥了,理解起來也容易多了。
《易經》將八卦的卦象兩兩相重,使三爻卦,變成了六爻卦。如:乾??、坤??、泰??、否??、謙??、同人??等等(兩卦相重,前面的為上卦,后面的為下卦,次序不可顛倒),一共六十四卦。《易經》中的每一卦有六爻,六爻乘以六十四卦,等于三百八十四爻。
《易經》就是在此框架結構上,將八種卦象上下顛倒變化,簡要地將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經歷記錄下來,從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用以說明人事、宇宙間的變化現(xiàn)象,為預測找到普遍規(guī)律。顯然,這種模式,只不過是結繩記事的升華。不帶任何迷信色彩,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就像現(xiàn)代的科研,先要經過計算機模擬試驗一樣。
懂得了卦象和卦爻的基本原理,還得掌握一個基本核心。這就是先賢們從《周易》中總結出來的世界、宇宙運行的“三易”——不易、簡易、變易,三大處事法則。
不易——指事物永恒不變的運行規(guī)律,如自然界的白天黑夜、春夏秋冬、寒來暑往;人的生老病死、結婚生子、窮困富饒、喜怒哀樂等等,都是陰陽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延綿不絕的固定現(xiàn)象。宇宙如果沒有“不易”的規(guī)律,那就亂了套,人類便無法認識自然,駕馭自然,把握歷史。
簡易——是把復雜的人、事、物簡單化,才能看清事物本質。如果你不簡化,就會被花花世界所迷惑,不知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從而抓瞎??鬃印⑻粕?,都是簡易的典范,一輩子專心做一件事,才能達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宇宙如果沒有“簡易”,人類就無法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便會處于事物變化表象中而迷惑,找不到規(guī)律,迷失方向。
變易——是在掌握“不易”和“簡易”的基礎上,將其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才能達到與時俱進的效果,充滿活力。比如人類的愛,是永恒不變的,愛的形式卻是因人而千變萬化,如何將復雜的形式簡單化,掌握其實質,靈活運用,才能美滿甜蜜;人類的生存本能是不變的,生存的形式,卻是因人而千變萬化,如何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才能隨機應變,活得逍遙自在等等。如果宇宙沒有“變易”,一切事物一成不變,社會還能五彩繽紛,新生事物還會層出不窮嗎?
“三易”在現(xiàn)實世界中是缺一不可的,它是宇宙運行的基本綱領。在這個綱領的指導下,我們面對“不易”時要堅定;面對“簡易”時要淡定;面對“變易”時要靈活。
說到這里,《易傳》第二章中有一處不能不提,那就是:“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是強調萬事萬物的變化根本大法,任何事,只有在變化中,才能保持長久,否則就會自取滅亡!
其實八卦中的卦象也好,《易經》中的六十四卦卦象也好,都是運用“三易”的典范。卦象中有陰陽,表示天道的不變,這是“不易”;陰陽中有變化,表示地生萬物的變化,這就是“變易”;用簡單的陰陽兩個符號,組成卦象,這就是“簡易”。
我們只有掌握《周易》中卦爻與卦象的變化原理,并懂得“三易”和變化之根本大法的靈活運用,便能自如地應付紛繁、復雜的世事。
天地的運行、時空的轉換、萬物的生滅、氣候的變化、甚至到宇宙的生化,都歸結于氣數(shù),因此萬物有一定之規(guī)律——定數(shù)。八卦《易經》的卦象,就是根據(jù)陰陽定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而創(chuàng)建。用哲學語言來說,就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客觀規(guī)律性”。懂得其中的規(guī)律,就能預測事物的發(fā)展。
《周易》這么了不起,所以歷來被譽為群經之首,全在于其中真知灼見的宇宙觀,決定了它在群經之中的地位。孔子作了《易傳》之后,更增添了它的哲學光彩。如果在讀懂《易經》的原理上,再看《易傳》,就更容易理解《周易》的奧妙,而不會覺得深奧莫測,更不會把《周易》說成是一本迷信書了。
二〇一六年十月十二日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82122/
如何讀懂《周易》的評論 (共 9 條)
- 魯振中 審核通過并說 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