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茶組合(4-6)
陶茶組合之
公道杯
/
公道杯乍見,仿佛是人
一個大杯,包攬(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小杯的悲歡或
處境,甚至有些
自以為是,或掩耳
盜鈴,視同行使正義
那自在人心的,不一定
攤薄某種偏執(zhí),而在手腕
把好惡分行,更在一念之間
切莫套路,有時不公恰是救贖
2016年12月24日于永安約
/
陶茶組合之
生態(tài)“艷遇”
∕
史上潮汕出產的茶葉,雖有“待詔”(候選貢品)
名分,也不怎么驚艷。改革開放后,饒平嶺頭白
葉單叢名聲鵲起,而近年來,潮安縣鳳凰鎮(zhèn)出產
的鳳凰茶也開始為世人青睞。鳳凰山海拔在一千
四百米以上,終日云霧繚繞,茶樹生長期極長,
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茶樹,才夠做單叢茶的量。
烏崠峰上可以做單叢的茶樹僅有幾十棵。如果
叢的就更少。鳳凰山出產的都叫鳳凰茶,絕大
多數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單叢茶”。鳳凰半
山有一棵叫“通天香”的(原叫“姜母香”),
近年賣到6—10萬元一市斤,就有炒作的味道。
其實,通天香還沒列入鳳凰十大名茶。上世紀
末,鳳凰鎮(zhèn)出產并加工銷售的鳳凰茶每年20萬
斤左右。以鳳凰水庫管理處為界,往上為半山,
半山茶年產量2-3萬斤,當地稱“中山茶”,
品質上乘,潮州市政府的接待用茶就是這個
檔次的。如果流入市面,價錢每市斤在1500
-2000元之間。到了“中心印”以上至烏崠峰
之間,就是高山了,每年產茶4000-5000斤,
俗稱“浪菜”;樹齡稍長一點,品種相同的,
也被做成“單叢茶”,有少數流入市面,流
通價錢每市斤在3000-4000元之間;而真正
可以做成單叢茶的并按單叢茶的工藝要求
來做的,也就200-300斤。沒有市場參考價,
最高售價是30萬元一斤。單叢茶確實一棵茶
一個味,各有獨特的天熱香氣,無法復制。
而茶的葉脈碩厚,第一次洗茶時要稍作停留,
以便把肥厚的茶葉“浸透”,如是可泡40道
以上。烏崠鳳凰茶因為沒有污染,茶葉不帶
任何雜質,所以泡出來的茶湯就是在三伏天
也不會變質,水分蒸發(fā)完了,只是在杯里留
下一層淺黃色,仍然帶著清香。其它的茶葉
很難有這種質地和效果。好茶喝得多的朋友,
對每一棵茶樹非常熟悉。茶農加工時“不小
心”混進幾片別棵茶樹的葉子,都能辨別出
來。茶農若要辯解,你抓一把茶葉放到大鍋
里熬,葉子展開之后就非常清晰,都像剛采
下來的葉子一樣青綠的就沒問題。茶人之間,
也要結緣。或許,一個人的生態(tài)“艷遇”,
足以詮釋人在大自然面前那種高貴的感恩。
2016年12月22日于永安約
/
陶茶組合之
陶魂·詩魂
/
一個陶罐子,讓我動了
初心。是一個書寫了
“光緒”二字的陶罐,
素陶特有的純樸,
和本色,仿佛透出
存在的簡單,意態(tài)
那么自然。一種意想
不到的力量,陶魂般呼喚。
另一次,是梁宗岱翻譯歌德
的流浪者夜歌。據譯者介紹,
38年前,歌德寫了這首詩,而
詩人臨近死亡前幾個月,故地
重游,再見這首中年之作,于
吟誦之際,時光忽而像河流倒
流,忽而像天馬脫韁而逝,一切
影像,哪怕是存在,也在片刻間
“稍息”。歲月的沉淀,本體的呼喚,
仿佛賦予這首夜歌以詩魂,以“中”
的穿透與“和”的抵達。理想之詩境,
并非絕對或極致,恰恰相反,只是
中和,只是放松,只是平靜的平靜。
倘若這首詩不是本體之歌,它又
怎么成了歌德“最著名的一首詩”?
2016年12月23日于永安約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8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