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盆潭的傳說
我記得 很小的時候從銅盆潭過路,銅盆潭很大的【在山谷里有那么大的潭的確不多見】。路邊有幾丘小田,那條路也比較寬,溪邊有一棵柏樹,那潭沒有河床,潭水綠茵茵的,好陰侵,多看一會兒就讓人汗毛倒豎,渾身起雞皮疙瘩,也不知道潭水到底有多深?,F(xiàn)在幾乎沒有潭了,讓沙石淤積成一個小塘了。
老人們說,很久以前潭里有一個銅盆,溪里發(fā)了山洪,流水很急,潭中間有好大的一個旋窩,洪水越大旋窩也就越大。那是洪水沖得銅盆飛轉的緣故,溪水恢復到正常時就看不到旋窩。
那時候,有一個守牛的小孩 也聽到了這個傳說,決定下水看個究竟。這個小孩有一種水下的特殊本領,能在水下潛到一個小時。農歷六月時,天氣很熱,潭水枯竭到了極限。小孩光著屁股下了水,其實潭水不是很深,也就不過兩丈多。潭底最深處有一個大窩,窩里確實有一個銅盆,也就同一般臉盆大小。奇怪的是,用手輕輕一弄,銅盆在水底就飛快的轉起來了。用手一提,這邊起來了那邊就像生了根的,但是,有是活動的,放下這邊提那邊也一樣,就是提不起來,小孩只好罷了。
小孩坐在岸上 想了一會兒,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用了幾條長纜索,下水將銅盆捆住,再用兩頭水牛在岸上拉。誰知道牛一用勁明明是萬里無云的太陽天,突然就變成烏天黑地,雷鳴電閃。他試了幾次都是這樣,心里也怕了,只好收起纜索。據(jù)說。后來漲了一次猛水,將銅盆沖到了德山潭,老龍收了它,放到德山廟里做化錢盆了。
還有一個傳說;銅盆潭里的銅魚、鯉魚又多又大。小魚就是黑背斑魚娘多又大。人人看了都眼饞,多次放鬧都放不起鬧(主要是潭里涼水眼多)。有一回終于起了鬧,死了不少魚,放鬧的人發(fā)財了。
有個人,晚上打起火把趕鬧,在潭下面的急水灘石頭上跳來跳去,跳到一塊比“簸箕”還大的“石頭”上,腳踩到青苔上摔了一跤卻絲毫沒有傷痛。他就奇了怪了,用火把仔細照照看,不看不要緊,一看嚇得半死,原來那是一條大團魚。團魚也受了藥,受不了了,就在急水灘吐清,頭足有大湯碗大,伸出了很長。那人嚇得連滾帶爬走了,后來不久就死了。(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1990年8月27日搜集整理
地點:七甲溪
流傳;七家溪
2013年7月16日于珠海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87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