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
這是一段我二十多歲時的歲月,這是一段美好青春的歲月,這是一段無私奉獻的歲月,這是一段終生難忘的歲月。
鄧小平動蕩起伏的政治命運與我們緊緊相連 。1974年,鄧小平被打倒后第一次出來工作,出臺了三個文件,開始落實知青政策——產(chǎn)生了文革后期的“工農(nóng)兵”學員,打上了新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逗號,在一段時間內(nèi)解決了因文革荒廢的教育事業(yè),維持了青黃不接的科教局面,救急式地為各行各業(yè)培育了各種人才。我和我的同齡人,我和我的有著相同命運的年青人——從工廠、從農(nóng)村(知青及回鄉(xiāng)青年)、從退伍軍人涌向全國各大、中專院校。不到二年,政治風云突變。鄧小平成了“右傾翻案風”的總后臺而被重新打倒,學業(yè)未結(jié)束的我們又被匆忙地分配了工作。就這樣,歷史與命運將我與開陽磷礦聯(lián)系起來。
我當“工農(nóng)兵”學員是在貴州省化工學校開陽磷礦分校(開磷分校原先是磷礦技校),當時開設四個班——二個中專班(機電班和地測班)、二個技工班(采礦班)。后來分配時采礦班去了平壩化肥廠,而機電班和地測班則留在了開陽磷礦。我當時是分在地測班學習,因此便留在了開陽磷礦并被分配到沙壩土露天礦從事礦山測量工作。
沙壩土礦是開陽磷礦礦務局唯一的露天礦,人員是全局的十幾分之一,礦石產(chǎn)量卻是全局的三分之一還多。其它三個礦(馬路坪、青菜沖、用沙壩)都是井下礦。分到露天礦是受人羨慕的,當時不興關(guān)系,全靠自己在學校的表現(xiàn)(當時我在學校是教育革命領導小組五個成員之一)。要不是我母親的歷史問題,我早在1974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梢娢耶敃r的表現(xiàn)是非常突出的。
我受的教育以及我的本分與本質(zhì)決定了我的工作表現(xiàn),按時上下班、辦公室的衛(wèi)生全包(工作幾十年辦公室都是堅持自己親自打掃)、本職工作撿最苦最累最臟的干,在業(yè)務上積極鉆研(至今仍保留著自學測量數(shù)據(jù)記算表一大摞呢)并虛心向師傅學習。除了本職工作,當時的義務勞動是非常多的,凡有義務勞動總有我活躍的身影、活潑的笑容、爽朗的聲音。
在沙壩土礦,我是共青團宣傳委員,又是青年突擊隊長。在那些艱苦奮斗的歲月,在那些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的歲月,為國家建設貢獻青春是我們的格言,為社會主義流血又流汗是我們的行動。(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在那些熱火朝天、如火如荼的歲月。青年突擊隊長是干什么的?就是帶頭干活的,就是忘我勞動的,就是苦臟累活在前的,就是最危險的時候沖鋒陷陣的。因此,沒有上好的勞力,沒有強壯的身體,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青年突擊隊長是是勝任不了的。
在毛主席“抓革命、促生產(chǎn)”等革命口號鼓舞下,當時的增產(chǎn)活動一個不接一個。月有開門紅、年有開門紅,月底大會戰(zhàn)、年底大會戰(zhàn)?!按髴?zhàn)紅五月”、“向建黨節(jié)獻禮”、“向國慶節(jié)獻禮”“向某某會議獻禮”。所有這些活動,無非就是加班又加點,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多產(chǎn)磷礦石,多爭榮譽、多作貢獻。會戰(zhàn)時青年突擊隊長的作用就更加充分發(fā)揮出來:青春的生命便是年青的身體;青春的生命便是革命加拼命;青春的生命便是揮汗如雨;青春的生命便是奔跑的身影;青春的生命便是豪言壯語;青春的生命伴著白日黑夜,青春的生命更是勞力與體力的混合體。
在沙壩土礦,最值得我難以忘懷的還是參加礦組織的洞室爆破會戰(zhàn)。由于各種活動要求增產(chǎn),嚴重破壞了露天礦的剝采平衡,時常沒有備采礦源,生產(chǎn)處于剝一點采一點的困難局面。無奈之下,礦決定實施剝離洞室大爆破,以解決剝離設備能力不足的矛盾。
洞室爆破會戰(zhàn)由礦組織,人員以采礦場為主,輔助車間、機關(guān)科室抽調(diào)青工參加。青年突擊隊長的我自然首當其沖。
說起洞室,是由洞和室組成,洞截面積不足平米,室由裝藥量決定。直洞不過20余米,拐洞5~6米后進入藥室(存放炸藥的地方)。回想洞室爆破作業(yè):“二五”鉆機還在耳邊轟嗚,爆破后硝煙還在嗆著喉管,兩耳尚有泥沙,兩眼還有灰塵;進出必須兩腳彎曲,行走只能匍伏爬行。一個班掘進最多1~2米,一個洞室需要20來天完成,加上裝藥回填,完成爆破需要一個來月。
參加一次洞室爆破,就是經(jīng)受一次人生考驗;參加一次洞室爆破就是接受一次戰(zhàn)斗洗禮。參加洞室爆破體現(xiàn)了人生價值;參加洞爆破光榮而無怨無悔。參加洞室爆破得到的是微不足道的6毛錢/班,參加洞室爆破得到的是廣播里的表揚和喜報上記載的姓名。僅此而也。
我們的青春是定格在“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的年代;我們的青春是定格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時代;我們的青春定格在“工業(yè)學大慶”、“農(nóng)業(yè)學大寨”時代;我們的青春是定格在“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的時代;同時也是精神生活無比豐富,物質(zhì)生活缺吃少穿的年代。
回想過去,沒有失只有得。不!有失也有得。失去了留不住的青春,失卻了拉不回的年華。可得到的實在太多,身體得到了鍛煉,思想得到了升華。懂得了什么是艱苦,知道了什么叫光榮。學到了礦山人的粗獷,學到了礦山人的直率。學會了吃苦耐勞,學會了艱苦奮斗。時至今日,我的言行舉止,我的作風品格,仍保留著礦山工人階級的本色,常常還流露出礦山人的真誠與豪邁。時時還顯現(xiàn)著礦山人的本質(zhì)與風采。
(作者:承上與啟下)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95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