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玉秀
最普通的小草青翠著大地,最細小的水滴溢滿著江河,最不起眼的白云點綴著藍天,最平凡的人們書寫著歷史。
——題記
“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遠可善種,婦道既昌,千室良善,豈不然哉,豈不然哉!”用先賢梁實秋的話送給弟妹玉秀,最恰當不過。
今年春節(jié),我回了趟老家,做了件踏實的事,就是我夫婦倆幫助玉秀洗了兩天碗。
洗碗屬于家務,農(nóng)村小孩、當家人誰不干過?可一次洗上一、兩百個碗,且油膩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先用洗潔精溫熱水泡上幾分鐘,開始用抹碗布洗,第二遍再用水沖洗干凈。手續(xù)不復雜,就是單調。一個動作重復兩三個小時,坐著、站著都腰酸背痛。我才洗了兩天就品嘗了苦辣辛酸,玉秀一洗就是十八年,這……
農(nóng)耕文明,炎黃子孫面朝黃土背朝天,耕種田地一個動作幾千年,鑄就了勤勞品質,玉秀鏈接上了,成為揮灑汗水者一個身影。(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六弟初中畢業(yè)后,跟隨父親打鐵,后弄電焊、氧焊,和玉秀結婚不久,與父母分家,從此,夫妻倆艱難起家。當年,侄女、侄兒剛能走路,玉秀便在鎮(zhèn)屬小學門面租屋賣粉,洗碗生涯開始。
俗話說:“世間三樣苦,打鐵,撐船,磨豆腐?!睅资昵?,米粉醬也是用石磨磨出來的,跟磨豆腐一樣辛苦。后用機器打醬,活路稍微輕松一點。賣粉事情瑣屑——清晨起床引火,熬湯,燒熱水,準備臊子、香料;顧客登門了,從熱湯里挑粉放入碗中、加香料、放辣椒;端粉給顧客,隨時擦桌凳;傍晚結束了,洗碗,收拾雜務,掃地……最枯燥的就是洗碗和切臊子,一弄幾個小時,動作單一,長期堅持,真正考較人的耐性。
就是十幾年的起早貪黑,腰酸背痛,玉秀和六弟共同撐起了這個家。
勤勞且受過磨難的農(nóng)村人,最善良,具備同情心。那天傍晚,剛結婚三年的侄女文艷將小孩給婆婆帶,和她男人去縣城搞同學聚會了,十一點鐘未歸。玉秀撥通電話,口氣嚴肅:“你不要太放肆,領起嫩娃娃,丟下給長輩。人家也有事,白天勞累,空隙給你帶崽,得替人家想想。你剛嫁過去,人家阿公、阿婆不太方便講,要自覺。同學聚會也應該有個度……”對方沉默良久,回答:“哦!”旁邊的我,瞅瞅玉秀,心下駭然:嫁出門的女,潑出的水。侄女早已為人婦,當媽還細心如此……這等家教……我找到了“相夫教子”最確切詮釋。
由于我家長輩原因,弄得幾兄弟、幾妯娌很不和睦,幾年、十幾年往來甚微。去年國慶節(jié),遠在某城市的二侄兒結婚,從來舍不得活路、從不出遠門的玉秀對六弟說:“三哥才一個崽,這個臉面得撐?!绷芊驄D倆、侄兒和女兒女婿一行六人開車前往祝賀。按家鄉(xiāng)習俗,傾家人出面,當為大禮數(shù)。齊刷刷仆仆風塵,那是親情的至誠,是兄弟妯娌最完形之和睦,可以說,六弟夫婦誠心牽拉,風箏線便拴牢,兄弟姊妹情內(nèi)核得以凝聚。玉秀此行,是遠可善種、昌盛賢良之舉,是傳承善良精髓的一根紅線。
不少讀書人書讀多了,氣量卻小了,眼光世俗了,人格庸俗了。就如我,吃虧幾次后,看不開世情,怨氣縈繞,應該去的場合也躲避了。玉秀只讀書到小學三年級,可這一行程,光風霽月,五千年民族之文化精髓青草萋萋,一路芳香。
在我們這個家中,六弟是比較受委屈的,跟隨父親打鐵,流了幾年汗水。分家后慢慢創(chuàng)業(yè),小兩口歷經(jīng)磨難,方見曙光。從前年開始,他倆對長輩孝敬、對兄弟包容和大度、對晚輩愛撫之言行令人佩服,再也不是夕年吳下阿蒙,讓周圍刮目相看。今年初三回家,就是沖著這份刮目相看去的。那天晚飯后,玉秀、六弟和我夫婦坐著閑話,我開玩笑:“弟妹,如果你客氣,不讓四嫂我倆洗碗的話,當哥的還真想不開?;丶遥黾覄?,才找到家的感覺,才是真正的家啊!你這是容納哥嫂吶!”
說真的,六弟這幾年生意火紅,在街坊鄰居形象如日東升,得益于他心胸能夠撐船,額頭能夠跑馬。俗話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橫事。”六弟行走社會,有頭有臉,一方面是他風雨奔波涵蘊修煉成的;另一方面,是和玉秀患難與共、奉行“吃得虧,打得堆”人生信條之功果?!百t內(nèi)助”送給玉秀,當之無愧。
“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遠可善種,婦道既昌,千室良善,豈不然哉!”米粉店內(nèi),玉秀平靜笑笑,躬身炒臊子,香氣氤氳,裊裊飄蕩。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89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