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直覺問題
直覺一直是心理學的探索問題,存在但沒有自然科學證明,但我感到有時直覺在提示著我的命運軌跡點節(jié)。
英國學者克利斯朵夫、巴克特這樣論述:“我們真正理解并同意,在生活中確實一些事情靠智能是得不到解釋的,道可以憑直覺去把握它們。中國人比西方人更多的發(fā)展了“第六感覺”。但隨著邏輯思維的發(fā)展這種直覺思維越來越被忽視了,但是邏輯與直覺之間并沒有真正的脫離,一個正常的人完整的人我們兩者都需要。靈感往往源于直覺,無論高智商人還是一般的人過分強調一方面遲早要造成結論的麻煩。例如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煩惱可歸因于過分強調生活的合理性。許多世紀以來尤其人類文明以來,我們一直被教育“用用腦子”這一“主觀”所糾纏而忽視了我們身體的感覺,欠失了同自身生命與直覺本能的接觸和感應。”
直覺是動物先天適應自然的一種生理現(xiàn)象也可以說是一種本能的力量,思維是后天進化的物質,人也如此,人的直覺應該是靈驗的。動物是簡單思維來源于直覺感知客觀世界以避災難獲生存的條件元素這和人類感知一些預知事物是一樣的,人類的知覺是潛意識的積累到一定程度的“質變”的體現(xiàn),也就是靈感。一些偉大的發(fā)明都是直覺的結果,包括愛因斯坦、愛迪生、牛頓等科學家的科學成果。有些人的夢確實靈驗,夢就是一種直覺在睡眠生理狀態(tài)的邏輯思維的結果但不是直接思維的結果,需要再次邏輯思維也就是“悟性”,這與《易經(jīng)》對我們的啟迪一樣。遠古人的直覺比現(xiàn)代人強多少倍。古人中偉大的先驅發(fā)明了這種方法讓直覺以主觀能動性得以展示,這要比“四大發(fā)明”更有文明的意義。
直覺不是“迷信”,我們的哲學總把“未知”“半知”命題為“迷信”,什么是“迷信”到現(xiàn)在沒有概念表述之,這就妨礙了人類更深層的認識自己和自然界承認自然運用自然,走入了邏輯思維不能解決諸多問題的誤區(qū)。邏輯思維由于人的智商、經(jīng)驗、思維方式之差異,所以解決判斷問題的結果有差異。有的數(shù)學優(yōu)秀的學生對一個復雜的數(shù)學題憑直覺下手再邏輯思維,這就是和數(shù)學不好的學生的思維差別,但這種直覺很難表述于文字和文字證明。再如愛情,一見鐘情屬于人類直覺范疇,有的人的直覺是對的,但我們批判一見鐘情是邏輯思維導致的結果,把純潔的愛復雜化了。
人類生存比一道數(shù)學題復雜的多了。我們大多數(shù)人沒有了這種直覺,所以“靈感”“夢幻”也少了,就借助于一般思維解決問題,是悲哀還是慶幸?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