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綠洲
走進沙漠,或戈壁灘,總能看到惡劣環(huán)境下,突兀而默默生長的植物,之所以說突兀,是因為它們的數(shù)量太少,它們并不起眼,甚至太過于普通,與沙漠保持一樣的色調(diào),四季更迭,生生不息。
我總為它們頑強的生命而感嘆不已,你能想象得出嗎,在沙塵暴來襲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似乎能將整個世界摧毀,可即便如此,它們?nèi)匀辉谏衬锇仙婊蛏L,讓人振奮與唏噓。
在鳴沙山通往月牙泉的路途中,我就看到茫茫沙漠里,一株看似枯死的沙蓬,樹丫細細密密,抱成一團,有的樹枝被風吹斷,它歪斜著身子,保持平衡,與風沙無聲地抗爭,就在它的腳下,是龜裂的風蝕的石塊,我想,它的根系一定是深深扎入地表的,等待春暖花開,它又會復(fù)蘇,又會點亮蒼茫的沙洲,讓這里呈現(xiàn)生命的綠色。
在西北漫漫冬季,我不知道,它能沉寂或枯萎多久,也許它本身就在靜靜等待,等待著時機,等待著萌發(fā)。我想,它也一定不會怨天尤人,它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也許這些都不重要,更無需關(guān)心是小鳥銜來的,還是大風吹來的,既然生在沙礫堆里,就應(yīng)該努力適應(yīng)并改善這片環(huán)境,哪怕生命的光亮并不耀眼,也許不為別的,只為要在貧瘠里,將蓬勃的生命燃燒,絢爛生命的底色。
頭頂著浩瀚的藍天,腳踏著起伏不定的黃沙,高大的沙丘背陰處,甚至還有積雪,我想,它也一定是安于清貧,并由衷快樂的,滿天的繁星觸手可及,金黃的月亮,就在山坳里升上來,傍依著河西走廊,莫高窟大小不一的洞穴閃耀著璀璨的歷史光芒,此生孤寂乎?不,有輝煌燦爛文化的滋養(yǎng),足矣。
在月牙泉畔,我還看到幾株粗大、虬枝嶙峋的旱柳,旱柳也被稱為左公柳,是為紀念晚清重臣左宗棠西進收復(fù)新疆一路栽植道柳而得名,并留下了“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guān)”的佳話。這些柳樹,樹枝高擎,盡情舒展,不斷地汲取養(yǎng)分,它們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也許屢經(jīng)風沙,樹干都是裂開的,裂痕很深,雪灌進縫里,猶如鑲嵌的潔白花朵,讓柳樹多了一些生機與點綴,它們也是沙漠里與復(fù)雜、貧乏環(huán)境有力抗爭的典范。(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月牙泉,覆蓋著厚厚的積雪,蘆葦,盡呈衰竭的枯色,旱柳在廣袤的荒漠里,守衛(wèi)著這一眼清泉,也守衛(wèi)著自己的家園,讓人看到生命的綠洲,感受生命的多彩與明艷。
每一株生命,都有綻放的權(quán)利,每一棵花草,都有蘊藏的美麗。如同這生命的沙蓬,意志的楊柳,在歲月的滄桑與殘酷里,盡現(xiàn)一生最令人感動的活力與欣喜!
2016年2月3日 甘肅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區(qū)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0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