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采風系列五:伊犁散記
新疆采風系列五:伊犁散記
晚上九點,在烏魯木齊飛往伊寧的航班上,透過舷窗,我看到連綿的青灰色的天山上,那或薄或厚的白雪,在夕陽的余輝里,格外的柔和與清麗。
我目不轉(zhuǎn)睛,我害怕太陽落山,天山再也看不到,“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要抓住這一天中最后的落日時光,感受它的神秘與玄機。
即將降落時,俯瞰地面,一條閃著銀光的絲帶般的河流,正慢慢消失在城市迷離而輝煌的燈火里,我知道,那是伊犁河,一條自東而西流淌的河流。
伊犁自治州,素有“塞外小江南”之稱。與南疆的少雨、干旱、而導致沙漠、荒涼不同,這里一派綠色與生機。
早在2009年6月初,受一家雜志社邀請,我第一次輾轉(zhuǎn)到伊犁講學,由于當時伊寧機場擴建,在那拉提下了飛機,沿途,我看到了郁郁蔥蔥的草原,悠閑的羊群和馬,讓人聯(lián)想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景象。(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而等授課完畢,主辦方邀請去一個叫荷花池的地方吃飯,我實在沒有想到,在邊境城市伊寧,還有如此美的地方:一大片荷花簇擁的亭子,荷葉青翠挺拔,荷花點點,映著陽光,非常嬌媚,一派江南風光,更讓人稱奇的是,晚上十點半了,太陽竟然還高高地掛在天上。
伊犁河,算是草原上的一條河了吧,它應該是伊犁的母親河,它哺育了這里的豐饒,讓這里與沙漠、戈壁灘有了本質(zhì)的不同。
我決意要走近它,一睹它的芳容。
第二天早上,早早起床。當我們一路摸索著走近伊犁河谷時,也許是秋季,水流并不大,還裸露著淺灘,但卻能感受到它流淌的歡快。在伊寧郊外,伊犁河引出的水,孕育出一片片濕地,一汪汪的荷塘,荷葉是碧綠而碩大的,成熟的蓮蓬,隱藏在荷葉里,白色的荷花,在接受陽光的檢閱。
我還看到大片大片的蘆葦,還有垂柳,它們就在伊犁河谷,享受著伊犁河的滋潤,讓這一方水土,變得綠意盎然而生機勃勃。
賽里木湖,是我經(jīng)過邊檢,開車上了連霍高速,從伊寧到奎屯途中,看到的一個湖泊。我從遠處,先是看到湖的一角,它是蔚藍的,與藍天很接近,讓人驚喜,駛近它,愈發(fā)感覺它的博大,也許遠離市區(qū),這片湖水很天然,它是安靜的,沒有多少人打擾它,它在獨享著難得的世外桃源。而它的左側(cè),公路的另一邊,則是跌宕起伏的山丘與草原,羊群在山坡上悠然地吃草,全然不理會不遠處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與車里的人。
科爾古琴薰衣草基地,是我們一路顛簸,要去的一個目的地。當我們飛馳在空曠的原野,看到大片金黃的向日葵,秧子已經(jīng)枯萎遍地的哈密瓜,高高的白楊林,田間小路上灑落的靜美的秋葉,這就是一副塞外絕美的風景畫。
此時,我們感覺空氣里,彌漫著一股股香氣,很濃烈,沁人心脾,連車里都是,我們知道,薰衣草基地到了。當我們看到,那天底下,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紫色的小花朵時,我們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與喜悅,我們從車上跑下來,從田埂里走進去,接受它們的熏染,我看到有工人,正在不遠處采摘這小小的花,基地的盡頭,還應該是天山吧?它在守護著這里的安寧。而我們,則都沉醉在這無邊的花香里。
我熱愛一切美的東西,自然的,純真的,哪怕它是荒僻的,卻都是我所追求的,伊犁,留下了我難忘的記憶,我會永遠存放在心里。
2016年9月2日 伊寧至奎屯途中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08244/
新疆采風系列五:伊犁散記的評論 (共 2 條)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薦閱讀并說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