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鳳
《路到盡時方回頭》
文/三木秉風
每每都是四更光景醒來,讀書寫作已然成為生命的常態(tài),此時的夜深人靜正是獨立思考的絕佳時光。當人不再為衣食住行而憂時,讓“生活更加美好”的標準及道路就出現(xiàn)天壤地別的巨大差異,一種人在物欲橫流里尋尋覓覓,這需要知識來滿足,一種人在精神的世界里流連忘返,這需要文化的支撐。自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從孫中山、毛澤東至鄧小平,一只在都探索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但民族的強大是依靠“知識力量”的科技創(chuàng)新還是“文化變革”的民族凝聚,其實至今尚未定論!
人類從自然蒙昧之中走出靠什么?當然是文化!人類區(qū)別于其它動物的標志是什么?也是文化,在文化的教化中人類由原始狀態(tài)漸趨理性與文明,用理性控制感性的欲望靠什么?還是文化!一個民族的強大無比與生生不息靠什么?當然還是依靠文化!猶太民族兩千年來失去了祖國,流浪世界各地,但這個民族依靠文化的傳承仍然令全世界刮目相看。有日不落之稱的大英帝國,依靠先進知識所帶來的工具進步幾乎殖民世界,但不出百年風光就被其它國家的“知識更新”打回了島國原形。
文化者文以載道大化天下也,文化乃國家民族之靈魂,故文化建設之重要性言再多亦不為過。世界矛盾源于文化對立,故若世界和諧必從文化包容做起。世界文化如宗教文化、哲學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等等要具多樣性如春園斗妍各彰其彩,“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化與文化之間本無對立,對立乃是民族利益、宗教利益或國家利益的相互沖突,文化由此成為利益沖突的犧牲品而已。
什么是知識?什么是文化?知識是術故而日新月異千變萬化,文化是道故爾千百萬年恒久不變!文化就是以文化民而道在其中,人心正則天下正。當今潮流崇尚資本思想輕視民本思想,金錢權力之風盛行,世界重知識而輕文化,重物欲而輕精神,重法治管理而輕道德自覺,重法律而輕自律,多少知識滿腹而無文化之人猶為人類拳圈養(yǎng)的行尸走肉,在權力金錢之路上苦苦掙扎!人類需要無限欲望還是精神修養(yǎng)?本是正確的人類方向選擇明鏡高懸,但人類的弱點往往利令智昏!(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一個真正的世界教育大家,他知道地球許多資源不可復制或不可再生,他知道人類的欲望也是“欲壑難填”,所以世界文化教育的方向永遠走向少私寡欲,知足為樂!人類必須先有了文化修養(yǎng)之后,再通過掌握知識去理性地使用工具,以求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由此觀之,世界上最好的文化既不是民主文化也不是專制文化,而是能讓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文化!也即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陰極陽生,當整個世界跟著西方文化的腳步走過幾百年后,人類驀然回首方才發(fā)覺中國文化的種子其實早已播撒世界!(三木秉風,男1968年生,山東濰坊人,專業(yè)法律,文學業(yè)余愛好者)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08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