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兒時杏的味道

昨日下班回家,餐桌上擺著一兜小而黃,皮上透著微紅,還長著點小雀斑的杏子,眼見著嘴里就已經(jīng)發(fā)酸了,幾顆下了肚,還真吃出了童年時那種酸甜味道,直道這杏兒買的好,吃著有味道,味蕾就這樣被打開了,記憶也開始蘇醒了。
小時候的杏兒有時是偷來的,那酸味伴著興奮和驚險,甚至還有杏樹葉子的味道。五月里,放了學(xué),小伙伴常常三五成群的提著籃子奔向腦畔山,結(jié)伴給家里養(yǎng)的豬、羊、兔之類打草。腦畔山可是寶地,既可以讓孩子們肆無忌憚的撒歡兒,又給這幫饞娃兒們提供了諸多的美味。這甜根兒,那蜜花的,品種很多,當(dāng)然杏兒是最奢侈的美味。每每經(jīng)過掛滿杏兒的杏樹峁,看到那一樹黃燦燦的杏兒,簡直是邁不動腿啊,小伙伴們會在杏樹峁周圍打轉(zhuǎn)兒,尋找著下手的最佳時機和地點??墒轻棺由系男幼右话愣际怯腥丝醋o的,從外面就能聽到樹叢中看果人交談的聲音,即使聽不到人聲,汪汪的看園狗吠聲也足以嚇?biāo)纻€人了。這些有時也全然阻擋不了小伙伴們偷杏兒的熱情,這枝頭的橙黃實在是太誘人了,終于在果園最角落的一棵樹上迅速拽下兩顆杏兒,伴著咚咚咚的心跳,迅速逃離,然后到一個僻靜處三下五除二解決掉,那酸甜的味道,直入心脾,再加上膽戰(zhàn)心驚和些許的慶幸,味道可謂豐富之極。
小時候的杏兒有時是鄰居送來的,那酸酸的味道中夾雜著鄉(xiāng)情和鄰里之間的和諧。那時老家的院子里和窯洞周圍會種一些果樹,諸如棗樹、桃樹、杏樹之類。如果鄰居家房前有杏樹,杏兒熟了,少不了要送一些來的。孩子們可以乘機大吃一頓,記得那時鄰居會用簸箕或者籃子送過來,母親總是熱情地說著感謝的話,連忙找容器倒下,招呼鄰居坐下,拉拉家常。孩子們則盼著鄰居快走,好馬上吃起來。那時的杏兒小小的,黃綠色,沒有鮮艷的外表,卻有著只鉆牙縫的酸,幾個下肚,就可能酸倒了牙,以致看到杏就情不自禁地咽酸水。吃出的杏核兒也攢著,擺在窗臺上,曬干了當(dāng)做玩具,或者在上面刻上字、圖案,穿上繩兒,掛在脖子上,在當(dāng)時就算是件不錯的飾品了。
小時候的杏兒有時是陜北五月廟會的專屬水果,那酸酸的味道開啟了農(nóng)忙時節(jié),熱火朝天的麥?zhǔn)占磳⒌絹?,燕子和農(nóng)家都開始了新一輪的耕耘。燕子忙著銜泥筑巢,農(nóng)家也會趁農(nóng)忙沒有正式開始,磊一壘倒塌的院墻。陜北五月的廟會異常熱鬧,不管地里多忙,大人們總要抽出兩天去趕廟會,給孩子們買夏季的衣服、鞋子,添置一些新的農(nóng)具,以迎接即將到來的麥?zhǔn)占竟?jié)。除了這些,趕廟會的大人也不忘給孩子們帶點好吃的,杏兒就是最常被帶回的水果。放學(xué)回家一看,鍋臺上半籃子杏兒,就知道大人肯定是趕廟會兒去了。吃上幾顆,遇上家里磊院墻,就開始光著腳跟著和泥了。
如今吃杏兒,很少有機會直接從樹上摘下送進口里了,那種兒時興奮的感覺也不復(fù)存在了,由杏兒而起的鄰里間那種關(guān)系也離我們遠去了。若是能碰上味道純的杏兒就算是比較幸運的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1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