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繡花
母親酷愛繡花,她的繡花手藝在老家方圓幾十里聞名遐邇。繡花是母親最喜歡、也是最拿手的一門手藝。
母親出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年幼的母親對繡花似乎有一種天生的靈性,看到外婆繡花時,她就悄悄的站在旁邊看,下來自己開始揣摩,慢慢的就學(xué)會了,從簡單的針法到絲線色彩的搭配,從一般的花鳥魚蟲到構(gòu)圖畫樣,小小年紀就掌握了這些基本要領(lǐng)。期初從給小小的針袋繡花到給外婆“三寸金蓮”的小鞋上繡花,再到繡出一幅幅枕套。她不但繡花,自己也摸索畫一些圖樣,看著院子里盛開的月季花就照著畫下來,再用絲線繡出來。閑暇之余母親會給村里的姑娘們教繡花鞋墊,漸漸的周圍鄰居和村里的媳婦們都很喜歡讓她繡花,紛紛拜她為師。
我小時候穿的衣服、鞋子,家里的門簾、枕套全是母親繡的花,每當穿著漂亮的繡花鞋引來別人夸贊時,我別提有多高興了,內(nèi)心滿滿的開心和自豪感似乎要溢出來。那時日子過的很苦,母親仍然經(jīng)常抱著她的繡花籃繡花、繡草、繡鳥樂此不疲。她白天要在生產(chǎn)隊干活,下雨天或晚上才有空繡花,冬夜時間長,窗外夜色沉沉,寒風(fēng)吹打著窗欞,在室內(nèi)昏黃的油燈下,母親盤腿坐在小炕桌旁,她仔細的看著布繃,尋找著下針的位置,集中精力于布繃上花的脈絡(luò)紋路,絲毫感覺不到疲憊,聽不見窗外的寒風(fēng)聲,看不見眼前快要燃盡的油燈,她左手拿著布繃,右手的大拇指與食指捏著繡花針在布繃上穿行,不時上下翻飛,絲線在空中劃出美麗的弧線,時而把針在發(fā)髻上劃一下,加點潤滑。多少個這樣的夜晚啊,這個場景成了我記憶中最溫馨的畫面,也溫暖了我的整個人生……
“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隨金針長羽毛”。隨著時光的推移,母親的繡花技藝已經(jīng)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她繡花的手法靈巧,針線勻密齊整,線條明快,色彩搭配協(xié)調(diào)美觀,繡的牡丹燦若云錦,似在傳情;繡的喜鵲,翹立梅花枝頭,似在深深期盼;繡的金魚,尾巴搖擺,似在戲水嬉鬧;繡的蝴蝶,煽動翅膀,似要翩翩起舞……在母親的手下每個生物都綻放出最美的姿態(tài)、鮮活飽滿、擁有了生命的活力,小小的繡針在她手中繡出了人間的幸福與生活的美好。
后來,我有女兒后,母親又為女兒做繡花鞋,繡紅肚兜,不同的是母親視力已經(jīng)不好了,看東西越來越模糊,已不能在室內(nèi)繡花,只有在陽光明媚的日子戴著花鏡,坐在室外,借著太陽的光線才能繡花。女兒周歲那年端午節(jié)收到了母親為女兒繡的紅色肚兜和香包,當我看到這些的時候一股暖流涌上心頭,這濃濃的暖流緊緊的包圍著我,這是一幅做工精巧而漂亮的肚兜:大紅色的底布上面繡著一樹盛開的梅花,梅樹旁邊一簇翠綠的竹子郁郁蔥蔥,竹子右上方一黃一紫兩只蝴蝶翩翩起舞,她是在祈禱,愿女兒像竹子一樣茁壯成長,像梅花一樣美麗堅強,像蝴蝶一樣開心飛翔。紅肚兜承載了母親對女兒一份深深的拳拳之心,一份沉甸甸的愛女情懷。
老舍曾說:“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母親離開我們已經(jīng)好多年了,但她給女兒繡的紅肚兜一直珍藏至今,多年來它一直陪伴在我身邊,每次看到它,我仿佛又看到了很多年前的場景,母親帶著老花鏡坐在家門口繡花的情景又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在太陽光下,母親左手拿著布繃,右手捏著繡針,針在紅色的繡布上一針、兩針、三針的繡著,繡著,繡著,專注的神情始終不曾離開過繡布,銀色的發(fā)絲在金色的陽光下跳躍著、跳躍著、跳躍著……(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13646/
母親的繡花的評論 (共 11 條)
- 準恩哥(change) 推薦閱讀并說 準恩哥(微信:1989023456)已閱讀,予以通過并推薦!希望有更多優(yōu)秀作品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