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熔爐》有感
若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你已經無能為力,你會如何抉擇?
——題記
《熔爐》,看到這個電影名稱我并不知道它主要講述什么故事,在閑適的午后只想隨便找部電影消磨時間,但是看完這部電影以后,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社會是個大熔爐,你可以在那里錘煉自己的意志,亦可以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沉淪,淪為熔爐里的一抹塵。即使是茍延殘喘的存在,生活也貌似比錘煉意志要好過得多?真的是這樣的嗎?
《熔爐》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剛從學校畢業(yè)的男青年到一個特殊學校當美術老師后遇見了一起性暴力引發(fā)的悲劇,然后這位男老師和人權運動者帶著被傷害的孩子去上訴,一起力圖揭開背后黑幕的故事。影片通過在身體上存在某種弱勢的孩子與兩個富有正義感的成年人的一段經歷,串起了整個劇情。
觀影過程中,我多么希望這部電影會有一個Happy ending,然而并不是。特殊學校的校長在當地有權有錢有勢,買通了各路關系,又花錢與受害聾啞學生的家長和解。在影片的最后,男老師手中已有校長強暴女學生的錄像,可謂證據確鑿,在鐵一般的證據面前,看起來勝券在握。然而,劇情的發(fā)展又一次不遂人意。法官也被聾啞學校的校長買通了,只因為一個升職的機會。在法律與真理面前,判決竟然因為一個升官的機會而改變,我無話可說。內心涌動著巨大的無力感,就像影片中那些灰白黑白的電影鏡頭一樣,看著讓人揪心的痛。不得不說,編劇讓劇情發(fā)展的很妙,不斷地讓我懷揣希望,卻又一次又一次將這種希望化為烏有。
還有一個令我心痛到窒息的消息,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就在2011年,犯罪人員復職了,而男老師和人權運動者的斗爭也仍在繼續(xù)。(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也許每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本來應該是平等的。如今似乎人們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那就是那句仿佛是可在亙古不變的宇宙中沙塵上的一句話:人人生來平等。但現實的諷刺意義或許就在于此,它不斷的、隱約的告訴我們,人人生來未必平等。在這部有關正義與邪惡角力的故事里,性侵犯孩子們的變態(tài)人渣,表面上衣冠楚楚,一副道貌岸然的嘴臉。辦公室里甚至懸掛著一副比真人還要富有正義感的畫像,這些人,表面是優(yōu)秀的、有頭有臉的、擁有無數個頭銜和豐功偉業(yè)的慈善家、教育家、基督教會成員、教師。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早已被腐蝕干凈了,也許最骯臟的蛆蟲,都不屑于棲局與這樣的皮囊之上。
看完電影,心疼那些生理心理受到巨大創(chuàng)傷的孩子,更心疼那個男老師。他對三個孩子允諾會幫他們讓壞人受到應有的懲罰,但面對強權強勢,以及毫無希望時,他的心是多么的痛?他也面臨過在巨大利益前做抉擇,但是想到那三個無助的孩子,他放棄了升職的機會,放棄了一筆可以救助她患病女兒的錢財。他是正直的,亦是偉大的。
在赤裸裸、殘酷的現實面前,我們可以做什么?當面對強權強勢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還會有堅持下去的勇氣嗎?
在社會這個大熔爐里,真的,不好說。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