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李家

或于咫尺?;蛟?a target="_blank">天涯。
探訪李家大院,像尋找陽光下最美的花。
由來一聲笑,善開兩扇門。
當(dāng)別人把善字掛在嘴上,李家卻把善字掛在門樓上,刻在墻上,鏤在心上,沐浴陽光,時時擦拭,讓善字有血、有骨、有溫度。
善,從這里衍生出發(fā),天地伸出個大姆指。
大院靜靜地佇立在光陰里,飛檐挑起天邊的纖云,淡看紅塵中熙熙攘攘的人群。(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汾、黃交匯的浪花,滋潤著這方堯、舜、禹躬耕夢想的河?xùn)|。那座“一柱鼎河?xùn)|”的孤山,就像萬榮人的性格,身板沉穩(wěn)而挺闊,孤傲而憨直,聳立在黃土塬上,倔強地守護著李家的宅心仁厚,不容風(fēng)吹雨打去。
一首民謠《萬榮有家李善人》廣為流傳:人之初來性本善,李家善事千千萬。家就住在孤山根,善行地北和天南……
其實,和李家一道闖江湖時,其它許多院子比李家大院顯擺,高出一頭。然而,歲月沒有正眼瞧這些花架子,風(fēng)拆了它們的骨,走進頹廢,走進塵埃。
李家大院扎根在黃土塬上,是萬榮的,是河?xùn)|的,是晉商的一塊大匾。如鏡,照人!
往事越百年,我以無意的姿態(tài),行走于明永樂年間,在黃河古渡口,邂逅了一位名叫“相里百泉”的韓城人。滄??淘谀樕?,苦難印在心底,他東渡黃河,逃荒薛店,一襲汗褂,背著褡褳,在風(fēng)雨交加的日子里,以纏簸箕扎籮底為營生。
人在他鄉(xiāng),蕭蕭風(fēng)塵。那走街串巷的吆喝聲,該是一盤千古絕唱的磁帶,不緊不慢,一聲又一聲,在門與門之間,交流著陌生與熟悉,互換著誠信與友善。時間一長,“相里”便改成“老李”了。如今,“老李”早已遠去,而他的故事仍穿行在黃土塬上,飄蕩在孤山腳下的裊裊炊煙里。
窮則思變的種子,厚植李氏子孫的血脈,堅強地迎風(fēng)生長。一代又一代,秉承先祖勤勞、睿智、誠信的性格稟賦,以義制利,利義相濟,以土布業(yè)完成了資本擴張,繼而商旅遍布,輻射千里,從貧窮到富足,成就一個茂盛的家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從明初,到清末 ,一直走進民國的暮色里。朝代興衰,變幻的是那揚起又落的商機;日升日落,延續(xù)的是那種至死不渝的誠信。
“通順誠”、“通順興”、“敬信義”,一百多個店鋪,多達兩三百種經(jīng)營。遠遠便聽見清脆響亮的算盤聲,那聲音既似萬馬奔騰,又似泉水叮咚,穿長衫戴老式眼鏡的賬房先生目不斜視,手指靈活地在算盤上盤旋、彈奏,財富累積成一座李家大院。
傳奇誕生的地方,橫臥著錯落有致的巷道幽深;驚嘆堆積之處,生長著匠心獨運的民居老宅。那富有藝術(shù)特質(zhì)的精雕細刻,諸如:多子多福、三星高照、五福臨門、松鶴延年、耕讀傳家、富貴平安,洋溢著黃土地的風(fēng)土人情,兼納江南煙雨徽式細膩,更有歐式哥特浪漫風(fēng)格,在明時的風(fēng)、清時的雨中訴說著一段輝煌歷史。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老舊的木樓上,曾經(jīng)鸞鳳和鳴、琴瑟和諧。其實,在李家大院,不經(jīng)意間就可以邂逅一份純凈的美好。只是覓尋之前,請折一枝玫瑰,插在古樸的白瓷瓶。因為我相信,一個小小的瓷瓶可以盛滿整個春天,那個來自英國的女子曾經(jīng)許諾給大院主人青翠的愛情誓言。然后,作一株岸柳,揮萬千手臂,抒寫婆娑的跨國依戀。
遙想當(dāng)年,老李家娶了個“洋媳婦”,那該是這方土地上最大的新聞和趣事了。街巷里追著、圍著“泥猴子”們好奇的目光,就連那房頂上的喜鵲也嘰嘰喳喳……
喬家有名,王家有院,李家有善。晉商三蒂蓮,賦予李家大院這樣一個人間名分。
善為何物?似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驚嘆:一顆強大的商業(yè)思想,崛起于一座彈丸村落;一座承載晉商精神的豐碑,銘記著一群布衣平民。
在李家大院,“善”字隨處可見。氣勢宏偉的“廣善門”,門樓上的牌匾題寫著“修德為善”,別具風(fēng)格的廊廳懸掛著“論善名言”,高大的照壁上鑲嵌有365個字體各異的“善”,聯(lián)界名家題撰的一副副關(guān)乎善的楹聯(lián)……
善之高大,在于善的永恒;善之無垠,在于善的心境。一錘錘,一鏨鏨,丁丁當(dāng)當(dāng),在金與石的火迸中,鐫入血肉,雕進靈魂……
但將榮辱連家國,未敢豐盈忘苦寒。多少年來,李氏家族善行數(shù)十代不間斷,對孤獨老殘體恤關(guān)照,對普通鄉(xiāng)民仁義為懷,對地痞小偷感化歸正……
最令人縈懷的是:李家施粥的原則,筷子立于粥碗不倒。
這是一根驗證虛實的筷子、一根為富大仁的筷子、一根天地大愛的筷子。
小小筷子,擎天善柱!這是李家奉獻給世界最厚道的禮物!
人世間的煩惱苦難,如同天風(fēng)撒籽,不可勝數(shù)。李家獨善其身,眾生安睡于其寬博的懷抱。想那萬千災(zāi)民饑民,雙手合十,默默祈禱,那是一種深深的敬畏、感恩、禮贊。
善哉!李家!
愛無薄厚,善無大小,恒積不輟。雖是渺小的生命,也在瞬間有了渾厚的精神脊梁,直達人性初心。
如此,人間大美。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17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