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綁架
冰雪詠梅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是荀子又曰:人之初,性本惡。到底是性善還是性惡呢?剛在網(wǎng)上看了一些圖片,一些人把面包扔在野豬與鱷魚的中間,野豬搶到面包后逃之夭夭,這些人就把面包扔到鱷魚的附近,終于野豬被鱷魚咬死了,這些人拍手叫好!人們都知道鱷魚是食肉動物,他們這樣做讓人覺得毛骨悚然!有思想的人,將活生生的動物,一步步誘騙致死,并以此為樂!
雖然說物競天擇,但如果人為的造成生命的消失,真是太殘忍了!竟然還有人說:that"s amazing!
人類社會常見的現(xiàn)象:有些人,以“愛”的名義,將無辜者推下不復的深淵。
人之初,到底是什么?生命來之不易,不論是有思想的,還是沒有思想的動物,禽獸,都應該被尊重。對于它們,可以不愛,但請別傷害。每一個地方的民俗是值得尊重的,但,更值得尊重的,是每一個可貴的生命!
人們的觀點大致可分三種:性善,性惡,善惡兼有。(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名利來往。
人活在世,有所為,有所不為,
戰(zhàn)國時期,孟子提出了性善論: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p>
戰(zhàn)國時期另一位儒家學者提出性惡論。荀子見得凡人的天性,都是見利忘義的,自私的,比如看見花就忘了石,看見犬就忘了花,看見人就忘了犬,看見朋友就忘了他人……所以荀子說:人性本惡,后天的教育和環(huán)境可以使人由惡變善,他強調了后天的客觀條件對人性的影響。
而不管是性善還是性惡,無論用哪一種去詮釋人性,都明顯的存在片面性,都無法揭示人性的本質。
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無疑是強盜行為,強盜有時候并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掠奪。屈尊就卑最終還是徒勞無益,忍氣吞聲不見得揚眉吐氣,用自己的想法和意念強加于人的無疑也是一種強盜行為!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1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