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知青紀實(三):青春如火歲月如歌

2017-05-29 13:14 作者:東家人  | 6條評論 相關文章 | 我要投稿

——1968年下鄉(xiāng)知青唐良國回憶知青的崢嶸歲月

趙華甫收集整理

時光荏苒,歲月滄桑。回首我當知青的那些年,既有對理想激情的嘆念,又有對蹉跎歲月的哀婉;既有對相濡以沫情誼的懷念,還有對個人歷史際遇的反思。

一 激情燃燒的歲月

1967年我初中畢業(yè),雖然當時我的成績很好,數(shù)學、外語兩科考試成績?nèi)嗟谝?,但是由于當時停課鬧革命,加上我的出生家庭成份不好等原因,只能告別學校,不能繼續(xù)上學。

1968年,為響應毛主席提出“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钡奶栒?,我積極報名當知青。10月3日,我正式成為知青的一員,前往當時的谷硐區(qū)樂埠公社譚家大隊谷下寨生產(chǎn)隊插隊。我們出發(fā)前,記得上級給我們每一個知青發(fā)了一床被子、一鋪蚊帳、一把柴刀、一把鏵口和一套《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一本《毛主席語錄》。這就是我們一個知青的家當,這些家當陪我們走向激情燃燒的歲月!(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們同去樂埠公社插隊的這批知青一共有17個人,縣里用解放牌大卡車送我們?nèi)サ?,出發(fā)前,縣里開了歡送會,敲鑼打鼓,非常隆重。車到谷硐區(qū)后,我們又從谷硐火車站乘火車到樂埠火車站下車。當時谷下寨生產(chǎn)隊一個副隊長兼貧協(xié)委員前來火車站接我們。當天晚上我們就住到副隊長家,晚上沒飯吃,我們只好挨餓到天亮。第二天在副隊長家吃了早飯,就投入到秋收打谷子中去,干起了知青第一天的農(nóng)活。

我從小力氣大,在上學的時候,我曾在學校舉重中挺舉過120公斤。另外我雖然長在縣城,小時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家里也很苦,我從小就學會砍柴,農(nóng)活基本會做。當知青做體力活我不吃虧,干農(nóng)活我也不怕。當時我心想,憑我這身力氣,在農(nóng)村廣闊天地里一定要干出一番事業(yè)來。因此我積極向上,隊里什么苦活累活我都積極爭取去干。

秋收后隊里忙燒瓦,全隊去砍瓦柴,我每次都抬200多斤下山來,最重的一次是一挑抬了330斤,稱出來后在場的人們驚得目瞪口呆。就憑我這身力氣和積極苦干的勁頭,那年隊里燒瓦分紅,我分到了幾千塊瓦,這成了我當知青后分到的第一份勞動成果。

當時隊里為讓糧食增產(chǎn),安排大家去谷硐區(qū)挑大糞回來做肥料。我積極報名和社員們一起去,我們徒步走20里山路,來到區(qū)政府所在地,自己進公廁去掏大糞挑回去,挑得又多又干的,一挑可掙100個工分;挑得少的、稀的,只能掙80個工分。那時候我挑的最多,掙得工分也最多,心里很高興,一點不覺得苦。

多計費,多大量,糧食豐收堆滿倉。我們插隊的谷下寨生產(chǎn)隊產(chǎn)糧多,上也糧多,當時樂埠公社獎勵我們生產(chǎn)隊4架谷桶(搭斗)。那谷桶是剛用生木材做成的,很重,隊長答應抬一架谷桶回生產(chǎn)隊100個工分,但沒有人愿抬。從樂埠到我們谷下寨生產(chǎn)隊大約有6里路,還要經(jīng)過一段火車道,谷桶很寬,蓋在身上視線不好,要是有火車過往很危險。我就自告奮勇去抬。當時我年輕氣盛,大家就賭我兩包“朝陽橋”香煙,要我一口氣把谷桶抬到谷下寨,中間不能停下來休息。我把谷桶棒架上去,用力將谷桶倒下來,蓋在我身上,用肩膀掂量掂量,我覺得不算很重,就大步流星的往生產(chǎn)隊趕,結果得了100個工分,還贏了兩包香煙。要知道當時我們出工一天才掙10個工分,100個工分相當于干10天的活,另外一包“朝陽橋”香煙值5角錢,在當時已經(jīng)很高檔了。之后我用兩天時間把4架谷桶抬到生產(chǎn)隊,足足掙了400個工分。

說句實在話,在農(nóng)村插隊當知青,我們學到的東西很多。我除了學會干農(nóng)活外,還學會了木匠活。我自己能裝犁鏵,大家都夸我能干。

當時農(nóng)村文化生活貧乏,我們就到鐵路邊去抬廢棄的枕木回來,解成木板做籃球板,我用學到的木匠手藝,來當師傅制籃球架,我們便在生產(chǎn)隊辦公樓前立起了整個生產(chǎn)隊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籃球架。雖然那個場地較短,只能建半個球場,但是在工余時間,我們打得有聲有色,這個籃球場給的我們青年華留下不少的歡樂。

我們除了干農(nóng)活外,晚上我們還在生產(chǎn)隊里辦起掃盲校,女知青教社員唱歌跳舞,我們男知青教社員們學習文化。當時我們知青插隊的村寨,掃盲夜校辦得紅紅火火,我們插隊的那個地方脫盲率高,與我們平時在那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分不開。后來我們在辦夜校的基礎上,在生產(chǎn)隊開辦了學校,我在學校里教書,從那里教出來的很多孩子都很有出息。

我們這伙知青,還用從書上學到的科學知識,教當?shù)厝罕姼淖儌鹘y(tǒng)的耕種方式。記得當時樂埠公社冷水田很多,插秧前人們要到山上去燒灰,再把灰粘在稻秧的根部,栽下去稻秧才能成活。在山上燒灰很容易引發(fā)火災,可能會燒毀大片森林。我們認為這樣做不科學,我就找來水稻栽培方面的書看,教大家不用燒灰了,直接把水田放干,把秧苗插上去,待秧苗定根后再放水澆灌。果然這樣既省時又省工,還不毀壞山林,當年還獲得了大豐收。從此以后,當?shù)鼐陀昧宋覀兊男路椒ú逖怼?/p>

由于我們用火熱的青春和激情投入到農(nóng)村中去,我自己在農(nóng)村得到鍛煉和成長。我1970年被評為全縣勞動模范,出席全縣萬人大會。當時縣里對我們模范知青獎勵一張鏵口、一套《毛主席語錄》和一張獎狀。

領獎的時候,我沒鞋穿,臨上臺的時候,坐在身旁的一位代表看不下去,他就把鞋脫給我穿上臺去領獎的,至今記憶猶新。領獎回來之后,1971年我就當上生產(chǎn)隊副隊長。1972年我當上樂埠公社知青隊隊長。之后在當?shù)禺斏厦褶k教師,從此我跟鄉(xiāng)村教育結下不解之緣,一直在樂埠、谷硐教書,直到退休。

二 相濡以沫的情誼

1968年我們下鄉(xiāng)插隊的本地知青有17個。到谷下寨生產(chǎn)隊后,有5名知青分到榜上生產(chǎn)隊,留下我們12人在谷下寨,后來又來了1人,共13人,7男6女。我們6個一起去的男知青最要好,我們一同住進一個祝姓人家的木房。主人因為犯法被判了刑,留下一棟空木房,生產(chǎn)隊就安排我們住進去。我們就在這棟木房里同吃同住,相濡以沫。

插隊第一年上級配給知青糧食,第二年就跟生產(chǎn)隊社員一起分糧食吃。剛剛去的時候,上級每月配給我們每個知青36斤大米、4兩油。我們正在長身體,36斤大米不夠吃,我們相約一起去縣里面要求,上級答應暫給我們每月40斤,不搭雜糧,還允許我們自己分灶煮吃。我們6個決定不分灶,大家在一起同吃同住互相照顧。

我力氣大,掙工分多,但是我們6個中,有兄弟倆是南下干部子弟,他們不會干農(nóng)活,挑擔子也不行,掙得的工分少。秋后分糧食,我就用我多得的工分抵給他們,我們每個人一年分得700——800斤糧才夠吃。兄弟倆很感激我的幫助,他們也給我?guī)椭?。有一次開批斗大會,有個貧協(xié)的社員就上來指著我們罵是“地富反壞右”分子的狗崽子,要揪我們?nèi)ザ?,我家庭成分不好,大氣不敢出。這時,這兄弟倆就上去跟我們出氣,兄弟倆說,老子們的父親鬧革命的時候,你們在哪里?社員知道兄弟倆是南下干部子女,根正苗紅,兄弟倆的話把要想斗我們的人給鎮(zhèn)住了,他們不敢拿我們怎么樣,我們才幸免于難。就這樣在生活中我們同甘共苦,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那時候我們6個在一起的知青很打籃球,每當有一點空余時間,我們的身影就揮灑在生產(chǎn)隊辦公樓前的半截籃球場上。我們的球術很快得到提高,我曾經(jīng)帶我們的籃球隊到麻江縣城打敗過縣代表隊。因為我們的球術好,谷硐531處的工人籃球隊經(jīng)常邀請我們?nèi)ギ斉憔殹.敃r他們要出席上級的比賽,正缺乏陪練呢!每到周末他們就捎話來邀請我們過去打籃球。每次陪練下來,他們都邀請我們到他們食堂吃飯。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能在工人食堂吃一頓飯,就是改善一次生活。另外,我們用籃球與別的知青隊交往,結下深厚的友誼。那時在樂埠公社的知青一共有85個,有上海知青、貴陽知青和我們本地知青,還有鐵路知青,情況比較復雜。有的知青與當?shù)厝罕姲l(fā)生矛盾,也有當?shù)厝罕娕c知青發(fā)生矛盾,我們憑著與各地知青的深厚友誼,與當?shù)厝罕姷牧己藐P系,每當發(fā)生矛盾。我們出面處理糾紛,總能得到圓滿的解決。

記得有一次,當?shù)匾粋€小孩很頑皮,在路坎上丟石頭,不幸砸傷了一個鐵路知青的頭,引發(fā)一群鐵路知青要來沖擊小孩的家。我知道這件事后,立即出面調(diào)解,因為我們打籃球認識這些知青。在我們及時調(diào)解下,小孩的父親當場向知青賠禮道歉,知青接受了小孩家的道歉,自己回去包扎傷口。很快化解了雙方矛盾。總之,由于我們與當?shù)厝罕姾透鞯刂嘟Y下深厚的情誼,我們在樂埠公社當知青的那些年,樂埠公社總體很平靜。

三 蹉跎歲月的哀婉

剛剛下鄉(xiāng)插隊的時候,生產(chǎn)隊安排我們住進祝姓人家的空房子。房子里沒有床,我們只好打木樁支床睡。沒有床板,我們就用竹子做床板。后來我們又到山里去砍木頭解板自己制床。因為是生木頭做的,過了不久,床就松了,睡上去總是吱吱嘎嘎的叫。每當思念親人,輾轉(zhuǎn)反側不能入睡的時候,聽到這吱吱嘎嘎的聲音,不禁傷心淚落。那時我們正值青春年華,本應該在校園里求知識的時候,可是命運卻安排我們走的是截然不同的歲月……

剛剛去了一個月,生產(chǎn)隊就在那個叫大屋基的地方,分給我們6個男知青一塊自留地,我們可以在自留地上種玉米、蔬菜。另外生產(chǎn)隊還分了一塊約2畝的地給我們做飼料地。有了這些地,我們自己挖糞池、修廁所積肥,我們用糞池里的糞水做肥料,親手種菜種糧。從此,我們就像當?shù)厣鐔T一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自留地產(chǎn)糧、產(chǎn)菜以后,我們在1969年初買來一頭豬飼養(yǎng)。那時候我們才十八九歲,之前從來沒有喂過豬,但我們向書本學習、向當?shù)厣鐔T討教養(yǎng)豬經(jīng)驗,經(jīng)過精心飼養(yǎng),到年底我們喂的這頭豬殺了137斤肉,在當時算是一頭大肥豬了。那頭豬還是我親手殺的,因為我力氣大。我們6個知青除了飽餐一頓之外,每人還分得20多斤豬肉回家過年。這是我們親手種糧種菜、親自喂的豬,拿回家和家里人共同分享,真的很幸福

這次殺豬過后,當?shù)厝罕娭牢視⒇i,每逢過年或辦喜事殺豬,老百姓都來請我去他們家?guī)兔Α^r(nóng)村殺年豬、殺喜事豬很講究。殺年豬要求一刀殺死,不能補第二刀,補了就不吉利。殺喜事豬除了要一刀殺死之外,還要在理腸雜的時候,一定要理到底,不能有斷腸、漏洞等情況,這些我都能做到,老百姓很高興,都夸我是一個會殺豬的好師傅!

每當我?guī)兔⒇i回家的時候,主人家就會把一個豬腰子或2斤肉掛在我用的鐵杖上,作為我殺豬的酬勞。他們還給我一個名號叫“唐屠夫”。后來每次公社開大會,公社領導都叫我去幫忙殺豬,我趁機也能吃上一頓肉,改善一下伙食。

農(nóng)村人認為會殺豬的,手握刀把,有殺氣,能保護孩子成長。因此有很多農(nóng)村人把孩子帶來認我作“保爺”,以期保護孩子成長,所以現(xiàn)在我在樂埠那方有很多“干兒子”。我還因為會殺豬在當?shù)卮蛄巳齻€“伙計”。

有一回過節(jié),隊里要殺一頭牛,給100個工分和5斤牛肉作酬勞,仍然找不到人殺。100個工分相當于干10天的活,另外還有5斤牛肉呢,實在很誘人。大家一致推我上去,要我把牛殺了。我雖然殺過豬,但殺牛還是第一次,心里有些膽怯,但想到100個工分和5斤牛肉的誘惑,我鼓起勇氣走上去。這時,大家把一條壯牛拉到一棵樹下,大家七手八腳用一根大木棍架住壯牛的前腳,一頭放在大樹腳作為支點,另一頭人們齊用力,迅速將壯牛絆倒。說時遲,那時快,我提刀上去,一只腳踩在??康孛娴囊恢唤巧?,一只腳踩在牛朝上的眼睛上,左手握緊牛的另外一只角,右手手起刀落,牛脖子上的血噴涌而出,人們趕緊拿簸箕來接牛血。在場有人說我這是“大殺”,殺得真好,大家都拍手稱贊。從此以后,逢年過節(jié)隊里殺牛,隊長都叫上我,照例殺一頭牛給我100個工分5斤牛肉。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就在那個遙遠的小山村里一天天消逝,但當時為了生存,我的青春歲月只能這樣了度過了。

四 個人歷史際遇的反思

在我們當知青的那個年代,講出生,論成份。我家過去是商人,我父親是教師,但我的祖母家是地主,有人認為我家在祖母家那邊置有田地,文革期間就對我父親、我伯父進行迫害,之后又被判了刑。雖然我在農(nóng)村積極向上,表現(xiàn)很好,但因我的出生不好,很多好機會都離我而去。

1974年我報考貴州大學,那時考的題目不難,數(shù)學題是三元一次方程,正是我在樂埠中心學校初中部教的知識,我很順利考上了貴大中文系,但是因為我的出生不好,政審不過關,與大學失之交臂。1976年我考上長沙的一所高校,也因為同樣的原因,我未能如愿。之后,一同下鄉(xiāng)插隊的知青通過當兵、招工陸續(xù)回城了,而我卻因為出生問題,一直在那兒留守,直到1980年通過教師招考,我才從民辦教師的轉(zhuǎn)成了公辦教師,結束知青的命運。這時,整個中國也結束了一個時代,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在招考教師等待揭榜的那段時間,別人都得到通知了,而我遲遲沒有得到結果,聯(lián)想我兩次考學失敗經(jīng)歷,我再也忍受不住了。放假的時候,我就抬炸包谷花機架到縣政府的大門前炸包谷炮。當時被一個縣領導發(fā)現(xiàn)了,過來勸我,我才轉(zhuǎn)移到別的地方去。不久,我報考教師的錄用通知下來了,我仍然回我插隊的樂埠公社學校任教。

回首當知青的12年(從1968年到1980年),當?shù)匕傩战涛覀儗W會做人,教我們學會勤儉節(jié)約,我覺得當知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記得當知青的時候,我不會做糟辣,但我有力氣,我就經(jīng)常去幫助人家抬草、抬柴,鄉(xiāng)親們就給我飯吃,還給我糟辣回來。

生產(chǎn)隊里有個“五?!崩先私形睦钍?,很懂草藥,83歲了,我經(jīng)常去幫助她挑水、砍柴,她教給我很多草藥方子。有治肝炎的、有治前列腺的、還有治風濕、跌打損傷的,甚至還教我打胎藥。老人教我這些藥方的時候,老人告誡我這些藥方只能救人,不能收錢。老人很值得我敬佩,她一直活到99歲才去世。

回想起來,我當知青即使遭遇命運的不公,但總的來說還是有很多回報的。我在農(nóng)村得到別人幫助的同時,也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贏得了別人的尊重。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18743/

知青紀實(三):青春如火歲月如歌的評論 (共 6 條)

  • 紫色的云
  • 雨袂獨舞
  • 芙蓉秋水
  • 浪子狐
  • 襄陽游子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凭祥市| 马尔康县| 兴海县| 华安县| 合川市| 铜川市| 遵化市| 晋宁县| 静海县| 应用必备| 博客| 亚东县| 山阳县| 子长县| 陇川县| 砚山县| 田阳县| 唐河县| 西平县| 石狮市| 通城县| 都昌县| 桑植县| 肥西县| 大悟县| 尚志市| 常州市| 大连市| 汉沽区| 勐海县| 湘潭县| 新民市| 宜君县| 三河市| 什邡市| 宜丰县| 庆元县| 鸡西市| 原平市| 洞口县| 洛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