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桑葚

農(nóng)歷四月到六月正是桑葚成熟的季節(jié),一日上街閑逛,見老漢正提籃叫賣桑葚兒,心中不禁一陣驚喜。那籃中桑葚兒,一粒粒豐潤飽滿,紫中泛黑,黑里透紅,象晶瑩璀粲的瑪瑙,令人垂涎欲滴。于是買迫不及待稱了一斤,吃著那甜津可口的桑葚兒,童年摘食桑葚兒的情景便一幕幕浮在眼前。
記憶中我家前兩排屋的鄰居屋后的小院子里就種著一棵桑葚樹,有碗口般粗壯,枝葉繁茂,如駐足的綠云。初春的桑葉,晶瑩剔透,跟翡翠雕刻出來一樣。到四月,葉子更加濃郁了,葉腋處開出了一簇簇的白色花絮,如雪沫散落樹頭,吸引了無數(shù)的蜂蝶在花絮上盤旋起舞。花絲落盡,露出一串串像青葡萄的綠疙瘩的時候,桑葚果便孕育出來了。嫩時色青,味酸澀,漸漸變紅,到成熟時已經(jīng)成了紫黑色,味道也更加甘甜了。
每到初夏時節(jié)經(jīng)過他家種植桑葚的后小院,我都會忍不住仰頭張望,看到紫得發(fā)亮的桑葚在枝頭一串串地掛著,我的心里直癢癢,并使勁地咽著將要流出的口水。但畢竟是長在別人家里的,我自然是不敢去隨意采摘的。心里卻總是盼著能來一場風(fēng)雨,這樣他家的桑葚就會被吹到地上,我便可從小門進(jìn)去偷偷撿拾。于是每逢風(fēng)雨后,我都會第一時間沖向那個種植桑葚的小院,看到零散被吹到地上的桑葚我顧不上用水清洗,直接吹吹,就丟進(jìn)嘴里,稍一咬,甜絲絲、水津津的汁兒就流進(jìn)喉嚨,甘甜頃刻傳 滿全身,便咧著嘴幸福的大笑,舌頭上、手指上凈是桑葚的汁液,黑黑的,像被煤炭染了 一樣。那段時光特別喜歡桑葚,也是因為稀少的原因,每次吃到桑葚就樂不思蜀。
前幾日幫父親在河畔附近的地里勞作,休息時我爬上河畔隨意走著,發(fā)現(xiàn)一棵低矮的桑樹,桑樹的葉是鵝卵形的一片緊挨著一片,密密實實,在輕風(fēng)中起著綠浪,很像娃娃的小手,質(zhì)樸中帶有靈氣。拔開樹葉,初夏的暖風(fēng)吹拂,新生的桑葉翠綠欲滴,隨風(fēng)輕搖,幾顆晶瑩的桑葚果跳在了我的眼前,讓我很是驚喜。他們在風(fēng)中微微顫動,果子通體紅艷,玲瓏剔透,像一顆顆紅亮的寶石,在陽光下放出誘人的亮光。雖沒有成熟,但飽滿的果肉卻讓我垂涎欲滴。忍不住全部摘了下來,那些還帶著紅色的是還沒有熟透的,吃起來還有一種酸酸的味道,而那些紅得發(fā)紫,紫中帶亮的,則是熟透了的。拿起一個放入口中,先是一種軟軟的滑滑的感覺,當(dāng)用舌頭輕輕一挑,噗地一聲,一股甜甜的汁水就流滿嘴,頓時溢滿整個口腔,鉆入脾胃。那種愜意的香甜流遍全身,讓心情舒暢。
此時正值五月,陽光漸漸地顯示它的威力,催開了火紅的石榴花舉起精致的喇叭吹響了生命的贊歌。又是桑椹掛滿身的時候,我的童年也拴在了掛滿桑葚的枝頭上,那酸甜味兒記載著我兒時的溫馨和歡樂,成為最美好的回憶。
童年的味道,桑葚的味道,始終銘記著,且永不磨滅,童年沒有遺憾,失落的往事象那繽紛的花瓣,一抹濃烈的桑葚兒印記卻永遠(yuǎn)無法抹掉。心中不禁默念著:童年的桑葚,記憶中的桑樹,你還在嗎?(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作者簡介:姜秀麗,筆名:清雅,圖書出版策劃編輯, 策劃主編圖書出版50多部.《中國草根》《沃土》雜志編委。2012年11月,接受過“團(tuán)中央分類引導(dǎo)青年工作活動案例《身影》訪談欄目的采訪。文學(xué)作品散見于《山東文學(xué)》《博愛》《京民文苑》《齊魯英才》《北京詩人》《威寧詩刊》《魯東作家》《青海湖》《當(dāng)代人物(作家文選)》《華夏詩刊》《作家導(dǎo)刊》《散文中國》《中國魂》《中國首部微信詩選》《家園文學(xué)》《北方文化導(dǎo)刊》《中國文學(xué)》《文學(xué)月刊》煙臺散文》《齊魯文學(xué)2016年精品選集》《散文詩刊》《當(dāng)代散文詩報》《美塑》《當(dāng)代詩人》《鄱陽湖文學(xué)》《燕趙散文》《華夏文壇》《煙臺日報》《煙臺晚報》《青島財經(jīng)日報》《民族日報》《攀枝花日報》《伊犁晚報》等報刊雜志。2010年出版?zhèn)€人作品集《心在水云間》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19689/
童年的桑葚的評論 (共 5 條)
- 亓方文 審核通過并說 作者簡介深堪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