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御史楊信民
明朝御史楊信民
題記:暘谷的扶桑(秦磚漢瓦)丁酉年創(chuàng)作于雄城。
一部厚重的明史
承載著多少英烈賢良
有多少廉吏良臣
如您一般(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人如其名、青史流芳
有多少廉吏良臣
如您一般
把“立德、立功、立言”的世界觀融入胸膛
無論國史
抑或廣浙兩省方志
均少不了對您“三不朽”完美人格的頌揚(yáng)
翻開史書與族譜
追尋您的人生軌跡
您
源自于黃土高坡的一顆扶桑種子
浸淫著四知家風(fēng)的千古流韻
吮吸著洛陽隋楊的皇族血液
在浙江新昌彩煙村茁壯成長
您
“躬行背土葬母”的佳話
孝義感天
至今仍四方傳揚(yáng)
您
潛心研習(xí)的《姓源珠璣》佳作
為多少百家姓后裔在尋根路上指點(diǎn)迷惘
至今仍如同珠璣一般閃光
您
”予民以信“的信念
仕途二十余載
初心終始不忘
無論贛江邊治軍
抑或南粵仕政
惠政與民的美譽(yù)如同蓮花
在史書中始終洋溢著馨芳
您
不顧人生得失與安危
三次鐵筆劾污吏
如同遠(yuǎn)祖故鄉(xiāng)那顆扶桑樹
彰顯了剛毅與堅(jiān)強(qiáng)
您
巡撫廣東平叛
以“存心以仁,處事以義“的懷柔政策
以肝膽照人的一身正氣
讓所有的叛軍均豎起了敬佩的拇指
抑或”兵渡瀘水“的孔明再世
亦會為之感嘆
您
為了社稷的安危
鞠躬盡瘁倒在了平叛的路上
魂歸廣東清遠(yuǎn)的安息之地
后世取名”留良洞“
就是對您一生功德添加的最佳注腳
您
明朝的一代御史
死后被明朝皇帝賜予”恭惠“謚號
豎為官宦的典范
足可彰顯您不平凡的人生榮光
您
明朝的一代英烈
清太祖下詔
讓您與毛吉一同在廣州建廟祭祀
亦是對您不朽人生的最佳褒揚(yáng)
如今
無論是廣州存有您芳名的城隍廟
還是清遠(yuǎn)您安息的墓地
春秋祭祀的香火
愈燒愈旺
伴隨香火的裊裊升空
讓懸掛在楊氏宗祠里的那塊“清白傳家”牌匾
愈加閃閃發(fā)光
注釋:楊信民,名誠,浙江新昌人,東漢名臣陜西華陰楊震和隋煬帝裔孫。其以字行于世,鄉(xiāng)試中舉進(jìn)入國學(xué),官至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正四品),生平事跡明史及浙江、廣東方志均有記載?!扒灏讉骷摇笔菞钫饎裾]楊氏后人之家訓(xùn),在楊氏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本人是楊信民在廣東的19代裔孫,仰慕祖德,今特作此詩,以示鞭策!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23873/
明朝御史楊信民的評論 (共 10 條)
- 九江鄧世潮 審核通過并說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