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只應天上有
一部展現(xiàn)鄂疆兩地互幫互助互愛的大型原創(chuàng)話劇《天上草原》,近日在湖北閃亮登臺。此劇首演以來,好評如潮,被譽為我國民族團結(jié)的一項重大藝術(shù)工程。
一
“此情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短焐喜菰芬栽刹恐茈H平醫(yī)生的故事為主線,再現(xiàn)了援疆干部在邊疆草原上的群體風采。他們的故事雖平淡樸實,卻隨著劇情的發(fā)展,讓人們感受著強烈的藝術(shù)震撼。濃濃的親情友情愛情,匯集成血濃于水的民族情懷,為我們奏響了一曲蕩氣回腸的民族壯歌。
古往今來,每當人們遙望那個遙遠的邊疆,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春風不度玉門關”“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的詩句?!短焐喜菰穭t以飽滿的激情歌頌著援疆干部群體以國家利益為目標,以奉獻精神為追求,舍小家為大家,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與那些戍邊的慷慨悲歌相比,《天上草原》傳遞給我們的是一曲充滿正能量的民族贊歌。
在話劇《天上草原》中,圍繞一個群體(援疆干部)、兩代人的歷史縱深、三個不同職業(yè)身份的人、四個生活在北疆的民族展開了宏大的主題敘事。編劇彭陽用三年時間,深入新疆實地,身臨其境地去感受援疆干部的真實生活,尋找和發(fā)現(xiàn)干凈、純凈的美。劇本把家國情懷劃歸到一個個具體的兒女情長,用真實的人物體驗感染人、傳遞主題。在劇中,既有第一代援疆人屯墾戍邊的忠誠與犧牲,又有第二代援疆人的追求與擔當,同時又展現(xiàn)了兵地對口援疆的艱辛與奮斗。全劇通過將人物命運與援疆雙結(jié)雙促的重大使命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以交叉敘事的方式,展現(xiàn)了援疆群體穿透歲月的執(zhí)著,克服重重困難與障礙,與各族群眾架起民族團結(jié)的橋梁。全劇用一件又一件援疆干部與少數(shù)民族互幫互助互愛的鮮活故事,強烈地烘托出民族團結(jié)這一鮮明主題。
二(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話劇《天上草原》不僅主題鮮明,而且在人物塑造上可圈可點。全劇涉及人物二十余位,其中援疆干部及家屬陸續(xù)出場的主場人物有8人,少數(shù)民族的主場人物有6人。編劇通過記者向娜采訪敘事的方式,精心設置出條理分明的人物體系,讓每個人物又圍繞主人公周際平援疆行動的主線,依次塑造出眾多氣質(zhì)迥異而又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
在眾多人物中,貫穿全劇主線的周際平,是一位刻畫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周際平是一名援疆醫(yī)生,父親周云峰是第一批進駐新疆的兵團干部,母親是第一代湖北援疆知青。周際平循著父親的足跡來到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一次就碰上了久久不能釋懷的事。維吾爾族的八十歲老漢艾孜麥提帶女兒來看病,由于當?shù)蒯t(yī)療條件太差,周際平雖然一直盡力搶救,手術(shù)無法進行,只好讓病人轉(zhuǎn)院。沒想到大雪封路,患者還沒送到烏魯木齊便死了。周際平在郁悶之際,與援疆老師胡智光出外迷路,遇上沙塵暴的到來。正在生死危急時刻,卻被艾孜麥提及時營救。這件事讓周際平深受感觸,他決定收留艾孜麥提的外甥女阿孜古麗為自己的助手,以自己的真誠解除艾孜麥提老人對自己的誤解。打這以后,周際平不知疲倦地投入到治病救人的援疆工作中去。在援疆的幾年中,他一共做了2315臺手術(shù),從此再沒有出現(xiàn)一次醫(yī)療事故。
在該劇中,周際平以一個心外科醫(yī)生當了一回婦產(chǎn)科醫(yī)生的事,讓他與哈薩克族牧民努爾旦一家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按哈薩克族的民俗,男人是不能進入產(chǎn)房的,可努爾旦的妻子身懷三子,分娩之際,危在旦夕,周際平毅然沖進氈房,終于讓母子平安分娩。
在此后的劇情中,編劇將周際平與援疆教師胡智光、水利干部李芹看守努爾旦的三個孩子的故事和他們?nèi)伺c家中親人互訴相思的場面穿插進行,一步步讓劇中的主人公變得有血有肉,更加鮮活。在周際平的母親病危一幕中,編劇將周際平迫切回家救母與搶救艾孜麥提的矛盾沖突中,把周際平的人物形象推向了高潮。此時此刻,一邊是生他養(yǎng)他的母親,一邊是急需搶救的艾孜麥提,面對親人的呼喚,面對邊疆人民的期盼,周際平毅然拿起手術(shù)刀,完成了治病救人的神圣職責??墒牵约旱哪赣H卻永遠地離開了他。
在這幕劇情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援疆干部的職業(yè)操守,也看到了一群援疆干部的家國情懷。就在周際平悲痛欲絕之際,他夢見自己的父親和母親講述了他心中一直解不開的謎團。這段關于周際平父輩援疆的悲壯故事,將周際平父子兩代獻身邊疆、熱愛邊疆的形象推向了高峰。正如本劇導演黃定山所言,從周際平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可信、可親、可看、可敬的人物形象。
《天上草原》還生動地塑造了水利干部李芹和援疆教師胡智光兩個人物形象。在劇中,李芹這個“女漢子”總是風風火火,每天都這樣忙,在工地現(xiàn)場,她一身水一身泥,帶著一大群男人去搶救物資設備。當她的丈夫大劉趕到工地相助時,她又變成了柔情似水的小女人。這種真實情感的刻畫,讓李芹也成為觀眾久久不能忘懷的一個人物形象。援疆教師胡智光看似是一個劇中配角,但他在最后時刻為保護巴亞爾滑落山崖,把自己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草原上。他的形象,也是無數(shù)獻身援疆事業(yè)干部的真實寫照。
在話劇《天上草原》中,還刻畫了新疆牧民艾孜麥提、阿孜古麗、朝克圖、巴亞爾、努爾旦等善良可愛的人物形象,他們在周際平等援疆干部的感召下,用真誠的回饋,演繹了一曲又一曲感人的民族情誼之歌。
應該說,《天上草原》雖然涉及人物眾多,但經(jīng)過編劇的巧妙安排和穿插敘事,每個人的典型形象都得到了充分展示。特別是本劇主人公周際平的人物形象,讓《天上草原》民族團結(jié)這一主題得到極大的升華。
三
《天上草原》也是一部思想和藝術(shù)結(jié)合得比較完美的作品。
首先,《天上草原》作為當代援疆題材的話劇,彰顯了鮮明的紀實特征。劇情基本上來源于湖北援疆干部發(fā)生的真實故事。這些平凡的故事通過藝術(shù)加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僅接地氣,而且揚正氣,讓觀眾感到可親可信,讓劇情充滿真摯真情。該劇導演黃定山說:“能不能在舞臺上塑造真實可信、有血有肉、鮮活感人的湖北援疆干部的藝術(shù)形象,是這部話劇成功的關鍵所在”。正是整個劇組的創(chuàng)作原則和藝術(shù)追求,使該劇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藝術(shù)感染力。
其次,《天上草原》別出心裁地設置交叉敘事結(jié)構(gòu),拉近了與觀眾的審美距離。該劇巧妙地設置了向娜這個記者形象,通過她的采訪和交叉敘述,合理安排劇情,一步一步推向高潮。全劇同時沿著主人公周際平的思想感情線、援疆干部的行動線、記者向娜的采訪敘述線、新疆牧民的互助線等四條主線同時交錯展開,而運用向娜的采訪敘述實現(xiàn)了一線穿珠,將散落如珍珠般的動人故事編織成天上草原上的美麗傳說。劇中運用跨越時空式的人物對話,巧妙地解開周際平的身世之謎。這些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為話劇的創(chuàng)新探索了新的藝術(shù)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天上草原》以獨具匠心的舞臺設計為劇情的發(fā)展增添了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該劇引入3D立體舞臺,播放絢麗實景,投射華麗燈光,使用震撼音效,為我們展示了宏大的舞臺效果。隨著劇情的發(fā)展,一會兒是狂風暴雨、雷鳴閃電,一會兒是白雪藍天、綠色草原。這種跟隨劇情不斷變化的舞美設計,在聲、光、電的巧妙運用中,營造出震撼心靈戲劇氛圍。不同場景的真實再現(xiàn),通過科技手段的運用,讓觀眾身臨其境,心搖神蕩。劇中運用微信視頻、手機自拍等時尚道具,也讓觀眾耳目為之一新。
話劇《天上草原》由湖北和新疆兩地藝術(shù)界共同打造,劇中的人物是由鄂疆兩地演員聯(lián)袂演出??梢哉f,這部援疆題材的大型話劇,也是民族團結(jié)的藝術(shù)結(jié)晶。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2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