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柑的背后

本以為第一天開班會很開心。
但實際上卻是五味雜陳……
這些初一的、稚氣未脫的小孩十分的活潑聰明,有些知識面還很廣,但紀律渙散。
開始只是覺得這是天性使然,畢竟自己也有過這個階段。然而一天觀察下來,似乎并非這樣。
課室、走廊的臟亂不堪,上課坐姿懶散,有個女生還把腳放在桌子上。全校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穿拖鞋上課。嚴重的還有點仇視教師。
不禁想問,為什么會這樣?(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一名女生的話驚醒了我:我父母已經(jīng)放棄我了。
哭笑不得。
孩子的話固然不盡客觀,但肯定不無依據(jù),如果是有所關注,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也不可能讓自己的孩子穿著拖鞋上學。從這些學生的眼中和口中我聽不到也看不出哪怕一點點的對于未來的憧憬和遐想,有人可能會說小孩子還沒長大,不會想那么多。但是想象力不正是這個年齡段最寶貴的東西嗎?
還有一個事例,隊上的隊員給學生們上日語課,一位學生可能對日本文化有所涉獵,回答問題比較積極,但是另一些同學竟然辱罵他為日本狗。或者是有心,亦或者是單純為了取樂,然而這種思想、言論跟古代、近代以來的國人的天朝上國觀念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對外認識之淺顯、閉塞或許可以理解,但這種盲目的排外、排他性簡直令人瞠目結舌。由此可見德、賽兩位先生即便已入華夏逾百年,但仍未真正扎根于我中華,錢學森說過長此以往中華民族必將被世界所拋棄?;蛟S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學生們能夠穿拖鞋來上課了。家長的不關心和科學意識、素養(yǎng)的低下默認了這種行為的發(fā)生,間接導致了紀律散渙,簡單一句話:懶+沒文化。
硬件跟不上可以后期提高,軟件如果跟不上,孰能救之?
希望自己這一次下鄉(xiāng)不會只感動了自己。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28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