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新說
我很久以前就在思考一個問題,在《金瓶梅》里的人物真的就那么的不讓人看好嗎?
在宋朝年間,人們的對事物的觀點還是比較保守的,認為男人就應(yīng)該是“替天行道”的英雄,女人就應(yīng)該“三從四德”溫柔賢惠,這是時代文化的產(chǎn)物。同時,也是作者對社會現(xiàn)象的深刻描述,集中反應(yīng)了當(dāng)時的人們對美與丑的理解和定位。
如果我來評判這幾個人物的話,我會站在人物本身的角度去看問題。首先來說說武大郎和潘金蓮這兩個歷史人物。潘金蓮可以說是一個溫柔內(nèi)斂的女人,她的出身并不是很好,但她仍然沒有放棄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她敢于表達自己的愛情,更有打破當(dāng)時保守思想的束薄的勇氣,是新興思想的挑戰(zhàn)者,我倒為她的行為感到欽佩。再看看武大郎,性情憨厚,思想簡單,每天除了賣他那炊餅,沒有體現(xiàn)他價值的東西了。再者說,武大郎是在妓院里將潘金蓮贖回來的,他們之間根本就沒有感情而言,只是一種感恩而已。潘金蓮和武大郎在一起能幸福嗎?我到有點欽佩潘金蓮了,她不但沒有嫌棄武大,而且對他也照顧的無微不至,盡到了一個妻子的本分。反之,武大到顯得有點不近人情了,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妻子要的是什么?武大的思想也太過簡單,根本就不懂得怎么才能讓自己的妻子得到快樂。說白了,就是不會哄女人。潘金蓮需要的那種風(fēng)情,在武大郎這賒取不到,只能說武大郎做為男人來講是失敗的。
在故事中,真正讓潘金蓮發(fā)生心里變化的因素,還是在武松身上。那我們就來說說武松這個人物。武松,從小習(xí)武,練就了一身的功夫,景陽岡打虎更是讓武松名揚天下,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英雄人物,是當(dāng)時人們的理想訴求,是對英雄人物的憧憬,潘金蓮更是崇拜的不得了。在潘金蓮的心里,武松才是她追求的理想人選。迫于當(dāng)時的傳統(tǒng)觀念,他們沒有沖破人文的束薄。潘金蓮可以說也盡到了一個嫂子的本分,又是給武松炒菜做飯,又是做衣服的,體貼的同樣也是無微不至。就算是潘金蓮想和武松曖昧,這也不能說潘金蓮有多壞,因為愛美之心,人人皆有。由于武大郎和武松差異太大,這讓潘金蓮心里很不是滋味,心里便產(chǎn)生了對武大郎的不滿,她不甘心讓自己美好的青春就此葬送在武大郎的身上。于是,潘金蓮開始打扮起自己來,不停地向武松暗送秋波??晌渌赡兀坎坏活I(lǐng)情,還冷眼相對,這讓潘金蓮很是傷心。這時的潘金蓮開始變得生冷,對武大郎照顧更是敷衍了事,開始厭惡武大郎的存在。如果武大郎有足夠的條件來贏的潘金蓮的心,那她也不會心里產(chǎn)生這么大的波動,相對武大郎也沒有察覺到潘金蓮的心里變化,這是武大郎的失敗。
潘金蓮是一個很有情趣的人,她在武松和武大郎身上沒有得到想要的風(fēng)情,只能是接受內(nèi)心的煎熬。往往人們都認為這是潘金蓮的不守婦道,但又有誰能體會到潘金蓮的內(nèi)心痛苦。如果武大郎有足夠的魅力讓她釋懷,武松不在那么的冷落,潘金蓮也不會投入到別人的懷抱。喜歡一個人不是給予她穩(wěn)定的生活就可以了,需要有些情趣來調(diào)節(jié)平淡的居家生活。所以潘金蓮的過失,武大郎和武松難脫其糾。本身潘金蓮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壞,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書這個東西是人寫的,我們沒有在那個年代待過,也不排除作者在有意的渲染對潘金蓮這個人物的過度偏激認識。潘金蓮很有可能是被冤枉的,故事的情節(jié)可能是這樣的。潘金蓮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年幼就喪失了父母,由叔嬸臨時照看,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因為潘金蓮打小就討人喜愛,許多的鄰居都特別喜歡這個聰明伶俐的姑娘。可就是上天的不公,讓潘金蓮碰到了萬惡的叔嬸,他們不但天天讓潘金蓮干粗活,而且想著法的虐待她,這讓本來活潑的潘金蓮很是傷心。有一天,遠方的親人來看潘金蓮,其中就有一個風(fēng)度翩翩的英俊公子看上了潘金蓮,這個人就是潘金蓮的表哥,名叫西門慶。為了能讓潘金蓮開心,西門慶放棄了家里豐盛的生活,住在潘金蓮的叔嬸家。為了讓潘金蓮的叔嬸答應(yīng)自己在家中居住,西門慶每天要給他們二十兩銀子,這讓潘金蓮的叔嬸意外高興。隨著時間的一天天過去,潘金蓮和西門慶感情越來越好,過著有滋有味的生活??墒鞘屡c愿違,貪心的叔嬸欲望膨脹,要求西門慶增加銀兩,這讓西門慶很氣憤。為了不在讓潘金蓮再受苦,西門慶想把潘金蓮娶回家中,在一段談?wù)摵?,西門慶離開了潘金蓮叔嬸家,向家中奔去......。
西門慶來到家中,向父母傾訴了自己的想法,可萬萬沒想到的是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他們嫌棄潘金蓮的出身,認為門不當(dāng),戶不對。在家庭的強大抵觸下,西門慶沒有了自己的主見,順從了父母的決定。(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這時的潘金蓮,正在梳妝打扮,在梳理發(fā)鬢的同時,不時地沾沾自喜,在憧憬著她們的未來。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也不見西門慶的蹤影,這讓潘金蓮很是著急。為了表達對西門慶的愛意,潘金蓮繡了一個手帕,上面有兩只鴛鴦,還有西門慶題寫的詩句。突然在繡的過程中,潘金蓮不小心被繡花針扎了手指,一種不祥的預(yù)感孑然而來。
潘金蓮的叔嬸商定,將潘金蓮賣到怡紅院。在錢財?shù)尿?qū)使下,潘金蓮的叔嬸喪心病狂,用五百兩的白銀將潘金蓮賣掉,從此潘金蓮過上了更加悲壯的生活。潘金蓮變得不在那么的活潑,開始了墮落的人生,她每天都在祈禱自己脫離苦海,在積攢著自己可以贖身的錢。峰回路轉(zhuǎn),一個身材矮小,憨厚的農(nóng)夫給她帶來了生活的希望。
武大郎的出現(xiàn),讓潘金蓮得到了生活的希望。沒過多久,武大郎變賣了家里的部分房產(chǎn),再加上每天賣炊餅的錢,將潘金蓮贖回了家中,從此潘金蓮和武大郎過著平淡的日子。在潘金蓮看來,武大郎還算是個可以托付終生的人,所以她也勉強接受了武大郎。后來,事情起了變化,那是因為武松的出現(xiàn),讓潘金蓮燃起了隱藏在心底的激情。事與愿違的結(jié)果,讓潘金蓮又回到了西門慶的懷抱,她需要有一個懂她的人,來消耗她壓制很久的情感。
西門慶也不是一方的惡霸,也不是人們心目中的浪蕩公子,他可以說是重情重義的西門大官人,這也是巧合,偏偏在潘金蓮孤獨寂寞的時候,西門慶又闖進了她的世界。
這時的西門慶已不像從前那樣的沒有主見,只要是他決定的事情,就會義無反顧的去做。這天,正是陽春三月,街市上的人很多,西門慶獨自走在街上,四處的觀望,他在無意間走到了武大郎的門前,一不小心讓一條木棍打了頭部,向上凝視著,剎那間,西門慶墜入了往昔的相思中,因為在樓臺上梳妝的正是幾年前自己深愛的表妹潘金蓮。這時的潘金蓮并沒有認出他來,她已陷入了自我迷醉的感覺中。后來,她才恍然大悟,站在自己面前的正是那曾有過的初戀。
回到茶樓,西門慶無法控制內(nèi)心的那團火,心開始煩躁起來,幾經(jīng)反轉(zhuǎn),都不能入睡。而潘金蓮更是如此,她本來就有點空虛寂寞,再加上西門慶那時對她還不錯,這不得不讓她心思澎湃,于是她就找來王干娘,訴說她心中的苦悶。王干娘是一個心直口快的女人,喜歡幫助別人,給別人說媒也是經(jīng)常有的事,鄰居們都特別的喜歡她。她為了不在讓本來彼此喜歡的人,再倍受煎熬,就給潘金蓮指了指方向說,“愛自己愛的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做真的自己就好”。這句話激發(fā)了潘金蓮內(nèi)心的迷茫,她開始向自己的幸福進發(fā),這才有了后來,武松血洗清河縣的那一幕。武大郎被砒霜毒害;墜入愛河,為愛喪生的情侶就白白的死在了武松的刀下。其實,這樁慘案是無情的社會造就的,故事中的每個人都沒有錯,他們都在追求著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錯的是當(dāng)時的社會就那樣,有時環(huán)境真的會毀掉人的一生。
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我真的很喜歡潘金蓮這個人物,因為她足夠的溫柔,足夠的美麗。只是作者的筆,太過無情,消弱了潘金蓮的美好形象。潘金蓮有打破沉淪的勇氣,更有尋求真愛的執(zhí)著。如果我是武大郎,我會用心的呵護她;如果我是武松,我會為她保留臨時的感情依靠,等她夢醒了,會悄悄地離開;如果我是西門慶,我會給她一生的承諾,不讓她不在無形的飄渺。
現(xiàn)在的人們不在指責(zé)“潘金蓮”的過錯,接受了“潘金蓮式愛情”的存在,如果誰說我是“當(dāng)代的西門慶”我會默默的接受。當(dāng)我回憶起朋友給我起得那個綽號“seamen"時,我會意的笑了。
此文純屬虛構(gòu),敬請閱覽。
------AuRedLi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3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