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與墨池(12)

新街與墨池(12)
十二、墨池書屋
那個明朝峽州的知府大人對那個提議深感不快有情可原:雖然和歐陽修不是同朝為官,也不是同一時代的人,可都是做過這個城里的父母官,況且歐陽修不過就是一個七品芝麻官,他卻是知府、知縣一肩挑,同樣是當(dāng)官為皇上效忠、為百姓求財,不同的待遇、不同的聲望,還有歐陽修可能因為那座六一書院會在這座城市流芳千古,自己不過就是劃過夜空的一顆流星,離職了、人走了、不見了,就被這里的黎民百姓和歷史忘得一干二凈,那是誰也不會樂意的。
想想也是的,要想揚名立萬,至少要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讓這個城市的所有人記住自己。他想起了那座始建于唐代的宜昌古城墻,要不是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那個千戶就重新修建城墻、修茸一新了,留給他來修建該多好,想想那個“城垣高二丈二尺,周圍二百八十三丈,垛口三千九百零三垛,東、南、北三面皆壕,闊四丈五尺,深二丈,西一面臨大江”的古城墻就叫人羨慕不已,可惜陳宣的思想不夠解放,要是學(xué)民國時期的那個叫趙鐵公的縣官把城墻扒了去,不一樣也是驚世駭俗、值得大書特書的嗎?
陳宣就一個人坐在離文昌門不遠的府衙書房里發(fā)呆??匆娏苏龎ι蠏熘囊环刑茫下?lián)是:墨池?zé)熿\花間露,下聯(lián)是:茗鼎香浮竹外云。他就想起不久前和幾個本地的秀才喝茶連句的情景。 有人想出的是五個字的,風(fēng)來書幌動,花落墨池香;更多的還是七個字的。例如:墨池水暖煙波壯,畫室春濃氣象新。還有:四序一榮春色艷,千年不敗墨花香。他自己寫的是:半榻有詩邀月共,一春無事為花忙。
有人在拍著手叫好,打趣的對他問:“‘邀月共’的是人,‘為花忙’的也是人,不知父母官指的何人?”(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他不回答,只是念了一個八字的對句:吃墨看茶,聽香讀畫;吞花臥酒,喝月?lián)L(fēng)。那些秀才就都在說“妙哉!”可陳宣總感覺到別人所說的另一句:“修竹茂林,五夜燈光照畫室;奇花異卉,四時墨韻潤樓臺”似乎更好一些。
天氣很好,氣溫也很怡人,就是知府陳宣的心情不好,抿一口清茶,靠在太師椅上,微微閉著雙眼,享受著陽光所帶來的溫暖,追尋著陽光所夾雜著的那若有若無的香味。而那調(diào)皮的陽光自作主張地躍上窗臺,輕巧地擠入半開的窗欞,將那似乎被擠扁的光線投到掛在墻上的那幅對聯(lián)上,那“墨池?zé)熿\花間露,茗鼎香浮竹外云”就顯得格外明亮。
突然,陳宣不知想起了什么,居然將一雙眼睛盯在了那幅對聯(lián)上,許久許久,他慢慢的閉上,又慢慢的將微閉著的眼睛睜開,到最后,居然把兩個眼睛瞪得圓圓的,那個剛滿十五的小妾給他添茶的時候,他居然一躍而起,對垂手站在門口待命的衙役大聲叫道:“快,去把師爺叫來,說有要事商量!”
那個衙役答應(yīng)了一聲,轉(zhuǎn)身就不見了。
“老爺想起了什么?”他的小妾好奇地問道:“這么急急地把師爺叫來干什么?”
“朝廷有規(guī)矩,婦人不許過問國事,違者斬立決!”雖然在提醒女人,可是陳宣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暢快,還是自己說了出來:“本官要召集士紳開會商議,對洗墨池進行保護修繕,修一座小亭,建一個墨池書屋!”
小妾有些失望:“這算什么大事?”
“圣人曰:唯婦人與小人難養(yǎng)也!”陳宣還是被自己經(jīng)過冥思苦想,終于找到用墨池書屋與六一書院相抗衡的計謀而高興不已:“你以為天天早上給你灌米湯就是大事嗎?”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3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