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克斯的成功與失敗

公元前的羅馬帝國,實行奴隸制。廣大奴隸只是會說話的工具,受著奴隸主極為殘酷的剝削和壓迫。而角斗士則是當中被壓迫最深的。
斯巴達克斯,一個我很早就熟知的名字,在讀完《斯巴達克斯》之后,我終于了解他了。
身為角斗士的斯巴達克斯在斗技場上,以自己的智慧擊敗了四個人,獲得了自由身。但他并沒有為自己的自由而歡喜,反而為其他依舊受著壓迫的奴隸而痛苦。他有著更崇高的目標————解放所有奴隸,推翻萬惡的羅馬統(tǒng)治!在一家小酒店中,他與幾個志同道合的角斗士形成了最初的同盟,隨后,又在一所角斗士學校開始了真正的奴隸起義。最初幾千人的軍隊很快就達到幾萬,在斯巴達克斯的英明領導下,他們多次戰(zhàn)勝了裝備精良,號稱舉世無敵的羅馬軍隊,讓整個羅馬為之戰(zhàn)栗!
當讀到這里,如果不是因為知道一些史實,我會認為斯巴達克斯可以推翻整個羅馬的統(tǒng)治。
可以說前期的奴隸起義是非常成功的。斯巴達克斯的智慧和領導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他十分清楚,勝利不是羅馬的,也不說奴隸的,而是人民群眾的!斯巴達克斯的軍隊和廣大人民緊密聯(lián)系。他首先獲得了廣大奴隸的支持,有了群眾的基礎和獲得自由的共同信念,然后才與羅馬帝國進行抗爭。在軍隊中,斯巴達克斯又制定了嚴格的紀律,禁止起義軍傷害任何羅馬平民的生命和財產,在戰(zhàn)斗中所有的俘虜,他都無條件釋放??梢哉f,斯巴達克斯在敵人內部和起義軍中間都贏得了良好的聲譽。一千多年后也有一支有著相同性質和宗旨的隊伍,并領導了一個民族的崛起————紅軍。
然而,這場浩蕩的起義最終還是被鎮(zhèn)壓了。究其根源,我認為原因還是人民。(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當時的奴隸多是在羅馬擴張戰(zhàn)爭中從其他國家擄來的,而他們的起義,也是在羅馬,別人的國家。
奴隸們本來是羅馬人民認為的最卑劣的牲畜,現(xiàn)在突然站起來反抗他們了,這種巨大的落差是他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絕大部分羅馬人民支持的還是那個飄搖的羅馬帝國,而起義軍自然得不到羅馬人民的同情,正所謂“人不和也”。作為一名卓越的統(tǒng)帥,斯巴達克斯也敏銳地察覺到這一點,因此,他希望起義軍先暫時解散,奴隸們都回到自己的祖國,激發(fā)更多國家和人民對羅馬的反抗,以更強大的群眾基礎來戰(zhàn)勝羅馬帝國。毋庸置疑,這是十分正確的。
在全軍大會上,斯巴達克斯提出了他的建議。可惜起義軍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不愿撤退,不愿解散,而斯巴達克斯也因大多數人的意見,無奈地選擇了繼續(xù)打向羅馬城,即使他很清楚這是一條不歸路。
阿普里亞,斯巴達克斯和起義軍的最后一戰(zhàn)。血染紅了殘陽。每當我讀到這兒,都不禁感慨,假如當初,斯巴達克斯力排眾議,堅持要帶兵渡海,回到祖國,那么,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哪怕只有一小部分人跟隨他,那么,結局會不會不一樣?但是歷史是沒有假如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是以史為鑒,讓歷史指引我們走自己的路。
斯巴達克斯之所以沒有力排眾議,是因為他不愿脫離群眾,他知道群眾是一切的基礎,但是,群眾的眼睛并不總是雪亮的。就像古希臘的雅典城邦,一個奉行民主政治的小國。前期,民主確實使它經濟繁榮,在精神文化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到了后期,過度泛濫的民主也成了政治腐敗、社會動亂的隱患,其中一個過錯就是因大多數人的意愿,判處了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死刑。
當群眾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或是不能理智的思考問題時,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指引方向,就像魯迅先生所說,喊一下,總會有幾個較為清醒的人醒過來。
斯巴達克斯的成功歸于群眾,失敗亦歸于群眾,可悲,可嘆!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3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