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老師教育兒童的正確方法
兒童教育問題素來是教育學家十分青睞的一個領域。因為兒童階段屬于人一生意識的萌芽階段,很多事情這個階段的孩子都沒經歷過。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這好奇和想象力。針對兒童的特點,教育學家研究出各類有效的教育方法,其中廣泛涉及到心理學,生理學和社會學等。相對于大人,兒童的世界并沒有那么復雜。他們會因為一顆糖而笑逐顏開,會因為一只小鳥而上課走神,他們也會因為老師的一句批評而哭泣不止,會因為小伙伴搶了他一塊橡皮擦而拳腳相向。
兒童的情緒呈現不穩(wěn)定和簡單化的特點。筆者曾經接觸過一個小男孩,他活潑可愛,而且口齒伶俐,特別討支教組老師的喜愛。但是有一天筆者發(fā)現這個小男孩異于常人之處,就是他性格較倔強,自尊心強,而且會十分在意別人對的評論。這件事就發(fā)生在一個風和日麗的課間,筆者和小男孩一起玩耍,小男孩順手拽了一下體育老師的手,由于力度過大,體育老師錯把這一行為當成是學生對老師的不尊重,因此就嚴厲批評了那位小男孩。小男孩并不會哭哭啼啼,而是雙眼散發(fā)著憤怒。不論筆者怎么勸阻他,他始終無法消解心中的那股怒氣,仿佛一頭隨時可能向敵人發(fā)動進攻的小牛。后來筆者的兩位同學也來幫忙安撫他。我們花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開導他,使他內心的怒氣慢慢消散。這件事也雨過天晴了,我也如釋重負。
當天晚上,那位體育老師與筆者在閑聊時說:“小孩子一生起氣就是這樣的,尤其是男孩子,你們不要去管他,等時間一過,他自己會理順氣。越多人管他,他越覺得自己有理,就越理不順氣?!痹谒慕忉屜?,筆者似乎能明白其中的緣由。既是老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不能一味地縱容他,因為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們是分不清是非黑白的,在他們的眼中,只有對他好的人和對他不好的人,他對于這兩種人會采取極端的方式去解決,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縱容他,他就越會往極端的方向發(fā)展。對于此類現象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在孩子氣頭上的時候讓他一個人靜靜,等到他心緒平靜之后,再給他講道理,慢慢地將他的思想引向正途。
出于對孩子身心健康的保護,筆者認為兒童教育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老師給予孩子的關注度要適可而止,因為有些道理是需要學生自己去感悟,而非老師的反復強調。通過此次三下鄉(xiāng),筆者從隊員身上學到了很多與小孩相處的方法,也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
孩子的世界與大人的世界的確大不相同,作為未來的教師,我們更應該密切留意學生心理動態(tài),并即使采取有效積極的解決措施。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3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