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與浪費
以前也看到的一則很有教育啟發(fā)意義的故事。說的是中國一個公司高層,到在德國分公司駐地考察,基地安排就餐。酒菜豐盛,剩下三分之一,剛要走出餐館大門,聽到后面有人喊他們。
他們以為落下什么,都好奇地轉(zhuǎn)了回來。餐館的其他人也都圍了過來。那個喊他們的老太太改用英語對他們說,吃好多,點好多,剩這多么菜,太浪費了。我們覺得好笑,這老太太愛管閑事?!拔覀兓ㄥX吃飯買單,剩多少, 關(guān)你老太太什么事?”同事阿桂當(dāng)時站出來,想和老太太練練口語。老太太一聽,更生氣了,掏出手機拔打著什么號碼。
一會兒,一個穿著制服的人開著車來了,稱是社會保障部的工作人員,問完情況后,居然開出50歐元的罰單。這下我們都不敢吭氣了,阿桂也不知道躲哪兒去了。駐地人員只好拿出50歐元,并一再說:“對不起!”
這位工作人員收下錢,鄭重地對我們說:“需要吃多少,就點多少。錢是你們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有很多人還缺少資源,還吃不飽肚子,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
我們都臉紅了,但我們從內(nèi)心里卻都認(rèn)同這句話。一個很富有的國家,人們擁有這種意識,確實值得我們好好反思。我們是個資源不是很豐富的國家,而且人口眾多,平時主人接客,怕客人吃不好或不夠吃,丟面子,被認(rèn)為是小氣鬼,總是點得很多,反正有剩余,才會被大家認(rèn)為大方,夠哥們,講義氣。
事實上,我們早就應(yīng)該改變這種瞎講究、窮大方的陋習(xí),樹立起大社會的意識。因為食物一煮熟端上桌,吃不完就變成泔水,就無法再給其他需要吃的人了。我們真有吃不完的食物嗎?就一個幾個來講,可能吃不完、用不盡,但對整個社會來說,完全不是這樣。中國不是還有六七千萬貧困人口,還在溫飽線上掙扎嗎?(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边@才是真正的公民意識,也是應(yīng)當(dāng)成為一個安居樂業(yè)社會的最基本的共識之一。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3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