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過后
昨天天氣格外好,早上下樓,忍不住拍了幾張,白云似絮如棉,在碧藍(lán)的天空組成炫目圖案,碧綠的灌木叢,花草樹木神采奕奕,精神飽滿,好一個美麗的早晨,陽光明媚的日子,充滿希望的一天。
吃過晚飯,沿河堤散步,天漸漸暗了下來,西邊烏云密布,火紅的太陽帶著最后的余暉染紅一片,依依不舍地下山,東邊仍舊很亮,隔河相望,燈火輝煌,代馬大橋在光帶的襯耀下亮出優(yōu)美的身姿。
風(fēng)越來越大,柳枝隨風(fēng)飄逸,唰唰作響,地上的花草靜靜地貼伏大地,直不起腰,稀落的幾個人匆匆地朝家的方向狂奔。
讓暴風(fēng)雨來的更猛烈些吧,經(jīng)歷了一夏的干渴,大地敞開胸懷,迎接這即將來臨的暴雨傾盆。
星星點點的雨滴落在臉上,身上,覺得舒爽,好像又回到了孩童時代追著雨嬉鬧的歲月,雨侵濕了面頰,后背,幾分愜意,絲絲悠然。
回到家,歇歇身子,待不再發(fā)汗,趕快沖個涼,隨著淋浴唰唰不住飛濺沖洗,滌去一身的雨腥與汗味,享受著運動的快樂。(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老婆說:地震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很快從窗戶上往樓下望,從手機朋友圈里讀,找到了答案,有托兒帶女一路狂奔的;有喧鬧驚恐四顧找人的;有報告震級、震區(qū)的;有發(fā)布震后防范措施,逃生辦法的;有把秦始皇搬出來以長安來安定人心的;有借秦嶺說西安到寶雞是秦嶺壓著的一塊磐石的;還有一位住在32樓倚著墻直喊頭暈的、、、、、、
地震的搖晃轉(zhuǎn)瞬即逝,心理陰影在朋友圈不斷發(fā)酵,睡,還是不睡,躲,還是不躲。
人們在大難之中表現(xiàn)出的應(yīng)急反映可能是最真實的,對生命的珍惜和對美好世界的眷戀在此時得到充分暴露,記得08年汶川大地震,一位老哥舍棄妻兒老小獨自逃命而被議論紛紛,成為“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現(xiàn)實版,有些事,不經(jīng)歷生死真看不來,有些人,不經(jīng)歷生死真想不明白。
只有面臨生死抉擇,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自己應(yīng)該珍惜的是什么?自己的努力為了什么?自己的明天應(yīng)該怎么活?
人類是健忘的,就像我們走進(jìn)火葬場送人,看到無論將相商賈,平民百姓,高壽喜喪,半路夭亡,同樣是一個火爐,同樣是一個匣匣,雖然關(guān)系好點的,可以做個最后的沖刺,搶個頭爐,但都已和死者無關(guān)。
這時候,仿佛一切都想通了,都看淡了,頓悟了,但一走出,該怎么吃怎么吃,該怎么喝怎么喝,該怎么爭權(quán)奪利,以命博財,一切照舊,不會有任何的收斂。
震情已過,帶給人們的棒喝除了對自然的保護(hù),或許更多的是地震過后,我們的日子怎么過。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3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