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必鞠躬盡瘁
鞠躬盡瘁,語出諸葛亮《后出師表》,諸葛亮以此表明自己為劉氏天下勤勤懇懇,竭盡心力。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感動了多少仁人志士,諸葛亮也成了多少人的楷模。 但細細想來,人生又何必如此?諸葛亮之所以“出師未捷身先死”,以至于“長使英雄淚滿襟”,就源于其“事必親躬”之“鞠躬盡瘁”,試想,身為最高統(tǒng)帥,連杖罰士兵,也得親自動手,他能不勞累至死嗎?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骨子里是對他人的不信任,他過分看重自己的能量,以為沒有了他,地球就不轉(zhuǎn)了,他不明白“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后浪推前浪”之理。諸葛亮可謂三國一號軍師,蜀漢也擁有三國一流武將,文韜武略,冠三國之首,但蜀漢卻最先被滅國。神一樣能預(yù)知未來并做好錦囊應(yīng)對的諸葛亮,卻敗于年輕小將陸遜之手,是命,還是不肯放權(quán)培養(yǎng)年輕接班人?如果,如果,諸葛亮關(guān)羽等不倚老自重,蜀漢能后繼乏人?
想當年,我們偉大的周總理,身為國家的大管家,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偉大領(lǐng)袖毛澤東去世,無數(shù)人在流淚痛哭,不僅哭當家人的去世,更為迷茫的明天而哭,世界似乎也迷失了方向。沒想到,鄧小平引領(lǐng)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一時也成風流人物,似乎也后無來者。以后一代又一代的領(lǐng)導(dǎo)人,各領(lǐng)風騷,繼續(xù)引領(lǐng)中國人民走向繁榮富強。地球不會因為誰而不轉(zhuǎn),沒有了你,地球照樣轉(zhuǎn),或許,沒有了你,地球轉(zhuǎn)得更快。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俗話之所以成為俗話,其中自有其蘊含的哲理。作為老人,我們要懂得放手,即使多走了一段彎路,但這彎路會夯實孩子腳踩的那塊土地。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庭的苦難,能讓孩子提早成熟。年輕人需要培養(yǎng),需要歷練。大樹底下好乘涼,但大樹底下常常寸草不生。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活到老,干到老,即使大權(quán)在握,即使登峰造極,可人生沉溺在繁雜的事物中,沉溺在緊繃的神經(jīng)中,沒有閑看云卷云舒的悠閑,沒有攜手子孫的天倫之樂,這樣的人生,是否也是一種缺憾?即使名垂千史,可與其本人而言,已是看不到,摸不著了,美名與他,又有何意義?
(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3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