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藝術的興衰
某一天我居住的城市一條主要大街上在我上班的路上,看到了一幢臨街大廈上面懸掛出了醒目的橫幅,寫著某某畫家近期作品展。搞畫展非常的新潮,現時學習畫畫的技能還是相當熱門的,自然引起路人的特別注意,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也有一技之長,所以讓孩子學畫畫的家長帶著孩子去觀摩畫展。
這幢臨街的高樓大廈的外觀,在當時來說已經是十分的宏偉了,特別是有著藝術造型的樓體設計風格頗為講究,可以從樓體的設計風格上看出那種層層疊疊棱角分明的立體圖案的樓體框架彰顯了藝術的氣息,完全是一幢氣勢宏大標致性的樓體建筑,開放式的樓梯入口處設有幾十個臺階,寓意欣賞藝術需要勇敢者的攀登。
我正巧路過舉行畫展開幕式的典禮現場,鞭炮在閃爍中炸響,一會功夫樓梯下面落了一層紅色的紙屑,可惜的是周圍沒有圍觀的群眾顯得空蕩蕩的現場有些空寂和落寞,與這樣的場合氛圍極不協調,此時我抬頭仰望臺階上面沒有向上的攀登者,仰望拾級而上的臺階上的舉辦人站在灑落了陽光的臺階上惆悵寂寥的情景寫滿了寂寞,也讓我陷入了時代的沉思默想中。
在改革開放的時代中,精神與物質的需求產生了邊緣化的分歧,似乎人們已經從某種的桎梏中走了出來,開始注重生活的實際了,懂得了物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對于一些藝術形式的追求似乎步入了寂寞期;藝術家永遠是癡迷的個體;可大眾是聰明的有識別欣賞繪畫與攝影藝術的能力,但是在如今現實的生活中似乎不在那么太重視藝術的形式了。
從消費形式上看一些藝術的形式被冷落了,如繪畫等藝術光顧的顧客越來越少了。在高樓大廈藝術展覽大廳一側,有一家剛剛開業(yè)的美容城的美容是金錢的藝術,而修剪漂亮頭發(fā)造型的價格,雖然昂貴卻顧客卻絡繹不絕,如今生活藝術比純粹的藝術形式更興旺了。
斜對面的商場是純粹的物質生活的賣場,此時門庭若市,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向商場云集,到處是喧囂鼎沸的人聲。觀賞畫展的人卻寥寥無幾,只有專業(yè)人員在欣賞藝術家的作品,藝術與時代藝術的眼光是相悖的,繪畫藝術在大眾的眼中逐漸的有了被淘汰的感覺,好像一點也不合適宜的藝術形式有些陳舊了,也不知道是繪畫藝術失去了生命活力還是人群喪失了對藝術的欣賞力。街頭人體彩繪獲得了成功,敢于欣賞者不多想把藝術轉化為商品的藝術家絞盡腦汁卻沒有獲得藝術上的商機,人體彩繪是拾來的外國貨,純藝術膾炙人口的作品太少了。(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藝術不是糟粕,要與時俱進,可搞純藝術的人又學藝不精,不能糊口,沒有用發(fā)展的眼光進行繪畫藝術的偉大創(chuàng)作,所以選擇藝術也就意味著只能在閑暇的時候玩一玩了,表演藝術在這個時代卻錦上添花,有表演天賦的天才,成為了巨星或藝術家。
藝術界也有人提出:小說這種藝術形式也已經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力,某些僵化模式的小說框架的藝術,也會逐漸地枯萎將會被時代弱化,是否會有另外的藝術形式的出現。不過我想說小說的寫作形式的生命力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階段,文學如何創(chuàng)新,在小說與詩歌上不能雷同化,寫者就要提高個人的寫作和鑒賞力而達到融會貫通,首先寫者要有與眾不同的邏輯思維能力,其次挖掘藝術潛在的寫作價值就不會變得枯燥無味了。
現代人推崇,玩攝影、書法、畫展、古玩收藏、球藝的文化氣息很濃的藝術氛圍,無疑是官場文化的新藝術。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39836/
某種藝術的興衰的評論 (共 17 條)
- 王平如是說 推薦閱讀并說 欣賞!推薦并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