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彎的石板路(三十九汪鄉(xiāng)長是個好人)
汪鄉(xiāng)長是個好人
原成都市32中67級5班下鄉(xiāng)知青石建華
在崇山峻嶺中的中秋院水利工地,汪鄉(xiāng)長經常和我們這些突擊隊員在一起,談笑風生,和他在一起,感覺到他這個人很平易近人,不論對誰,都沒有領導干部的架子。山上的每一個突擊隊員,不論年齡大小,都非常尊敬他。都把他當做自己的貼心人。
一天晚上收工晚飯以后,汪鄉(xiāng)長把我喊到了他的房間,(他的房間實際上成了工地的保管室吧,糧食和把蔬菜都在那個房間里。)他拿著一個大茶缸放在我的手上,讓我喝茶。他一邊和我閑聊天,一邊觀察我。
忽然笑著問我:“我們認識多久了?”
我不解地回答:“報名上山打隧洞,我就在開會的時候認識你了?!?span style="position:relative;left:-100000px;">(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汪鄉(xiāng)長笑著說:“我認識你的時候,可比你說的時間還要早得多?!?/p>
我不明白了,不禁楞了一下,疑惑地說:“我咋沒一點兒印象呢?”
汪鄉(xiāng)長忍不住笑出了聲,他接過我手里的大茶缸,舉著茶缸蓋神秘地對我說:“你還記得這個大茶缸嗎?”我仔細地觀察著這個大茶缸外面的圖案,越看越感覺到這個大茶缸的圖案太熟悉了,好像在哪里見過,看著看著,我好像想起了一件往事。不由得點了點頭?;卮鸬溃骸坝浀?,我記得。想起來了?!蓖羿l(xiāng)長也不由自主地大笑起來。
那是我剛下鄉(xiāng)到光榮一隊三個星期后,全大隊的15個知青都集中在大隊部開會,散會后,很多知青都離開了大隊部,我扛著剛才開會用的兩根木凳,送回到大隊部辦公室,一回頭就發(fā)現(xiàn):緊挨著大隊部辦公桌旁邊的廚房里,在案板上有一個大茶缸,那個大茶缸上面的圖案,就和眼前的茶缸圖案完全一樣。當時在這大茶缸里,還有一些已經切成一寸長,準備下鍋的大蔥。當時腦筋靈機一動。我中午要下面條,正好缺少一點兒蔥花,就連茶缸帶蔥全都拿回我的小木屋。
過了幾天以后,大隊斗批改組的負責人楊廷必來找我,帶來了水庫上的人對我說的話:“蔥蔥你吃就吃了嘛,茶缸還是該還給我們啊。”我趕緊把那個大茶缸交給了楊廷必,請他代我向水庫上的人表示歉意。
楊廷必告訴我,我們大隊的辦公地點和公社水庫管水利的辦公地點是在一所房子里。你可能是以為,那個大茶缸是大隊部的。沒曾想卻把人家水庫管理部門的東西當成大隊部的給拿走了。
上山到工地以后,我們和汪鄉(xiāng)長每天都朝夕相處,吃住勞動都在一起,看著他的年齡都快到六十了,工地上的臟活累活和我們搶著干,大家都很佩服他。和他在一起有空閑的時候,他也擺談起他過去的一些往事。
自從這里剛解放算起,他就在羅壩鄉(xiāng)做水利管理。一直到我們在一起打隧洞。經歷過三五反、公社化以及文化大革命運動,他一直都是在主管水利項目。是一個專業(yè)的水利工程技術干部。雖然在過去的歷次政治運動中,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提干一直是提不上去,在政治上屢受挫折。但都因為專職的水利技術干部,在全羅壩鄉(xiāng)的范圍內,只有他一個人。懂得水利工程專業(yè)的人找不出第二個,一旦真要把他撤下來,其他的人根本無法替代。所以他一直算是在崗。
盡管在文化大革命以后,鄉(xiāng)鎮(zhèn)上都實行了公社化,成立了革命委員會,取消了鄉(xiāng)長等舊的管理體制.汪鄉(xiāng)長在公社革委會里沒有擔任任何職務,在公社革委會里,他甚至就連一個掛名的委員都不是。但在羅壩公社的廣大干部和社員的心目中,他卻具有非常高的威望。幾乎在羅壩公社范圍內的所有干部和社員群眾,非常佩服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尊重他的人品,依然尊稱他為:“汪鄉(xiāng)長”。這勢必引起一小部分人對他的嫉妒和不滿。
汪鄉(xiāng)長非常注重他的影響力,一年到頭很少到公社大院露面,盡一切可能不去辦公室。始終保持著到現(xiàn)場辦公的工作作風和特點。肩上揹著一個草綠色的書包,帶上一支鉛筆和一個練習本,裝點兒干糧,帶一把雨傘。爬山涉水走鄉(xiāng)串戶,做大量的調查研究,掌握著不可替代的第一手資料,在田間地頭,在社員家的地壩里,和各生產隊、各大隊之間協(xié)調水利的協(xié)作配合問題。所取得的成績更大,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汪鄉(xiāng)長從來不到公社去要任何獎勵和補貼。更不去向有關領導伸手要官,要待遇。又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汪鄉(xiāng)長在現(xiàn)場辦公中,口渴了就在沿途的社員家灶房內的水缸里,舀一碗水來喝。餓了就干啃著自己帶的兩個玉米餅,權當午餐了。從來不給大家添麻煩。如此這般的正能量地循環(huán),這就增添了那部分人更多的嫉妒和不滿。
隧洞工程開始后,曾經有一位民兵連長,參加了水利突擊隊,到了工地以后。他提出建議。要求工地上的全體突擊隊員,都按照民兵突擊排的建制,全部編入基干民兵組織。并開展革命的大批判,堅持革命批判大方向,批判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狠批走白專道路,他的矛頭所指的就是汪鄉(xiāng)長。他的這一套方案激起了我們的極大反感。
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確實和這位民兵連長的想法不一致。
我們這些突擊隊員上山到工地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打隧洞。要打隧洞,根據(jù)現(xiàn)有的工具,只有鋼釬二錘,雷管炸藥。開山放炮。就要按照打隧洞的要求,分三班倒,從隧洞兩頭往中間打。就要有6個班,每個班次按兩組安排,每個班按兩個組,每個組有兩個人組成。每個組的兩個人,一個掌鋼釬,一個人打二錘。兩個人換著打。還要有炊事員,爆破手,采購、材料運輸?shù)劝桑€得要人走幾十里山路,用人力禙上山。
要按工地各個環(huán)節(jié)實際需要,按工程發(fā)展變化需要,合理分配勞動力,及物資的合理配置。不能按基干民兵排準軍事編制做硬性規(guī)定生搬硬套。
再則就是大批判,在山上的中秋院水利工地,不存在有什么走資派。山上的水利工地,最大的領導就是汪鄉(xiāng)長,他是以身作則,帶領著我們戰(zhàn)天斗地學大寨,是大干社會主義的領頭人,肯定地說,他絕不可能是走資派。這樣的干部是全公社的好干部。只能給予大力宣揚,即使不表彰,也輪不到受批判的地步。
如果實在要搞批判,那就隨便找?guī)讖垐蠹垼盏綀蠹埑瓋善恼?,這件事就交給知識青年來做。糊弄糊弄,有那么個意思就行了。不必當真。
后來得知,公社工作組要來工地檢查工作。我找了幾張大報紙貼在工棚的墻上,在大報紙上,用廣告色畫上一個大大的紅旗,算是一個大批判專欄,在上面全文照抄一九七零年《毛主席的5.20莊嚴聲明》,那上面全是毛主席的話,不針對公社的任何領導人,讓誰也挑不出啥毛病來。
因為我們工地上的所有人,都和這位民兵連長的想法完全相反。民兵連長感覺到他在山上的工地里太受孤立。就找了一個借口下山了。幾天以后,公社工作組派來了一個政工干部。在工地上組織開會。他在會上提出了和那位民兵連長大體相似的方案。我們這才明白,那位民兵連長老兄,是到山下搬兵去了。這位政工干部的方案,在山上的工地里,受到所有突擊隊員的強烈抵制。我還背著汪鄉(xiāng)長干了一件淘氣的事。
那天中午,我切了五六厘米長一截的導火線,用煙頭點著以后,扔到這個政工干部的后腳跟,導火線冒著藍色的煙霧,噴發(fā)著紅色的火星,發(fā)出嗤嗤嗤的響聲。把這個政工干部的魂都給嚇飛了。他立馬跳將起來,抓著自己的小書包,慌慌張張地往山下跑了。那位民兵連長也在突擊隊員陣陣的哄笑聲中,跟著那個政工干部下了山,一去不回了。
后來,楊社長和周部長來到了山上的工地,對我用導火線嚇唬工作隊政工干部的事情,做了嚴厲的批評。同時也提出了公社領導的正面意見。
1、工地的機構可以按找事情發(fā)展變化的需要合理分配和調劑勞動力,以及物資的合理配置。絕對不能按基干民兵排的編制做硬性規(guī)定。
2、大批判的事情,有工地上的幾個知青負責,搞個大批判專欄。上面的文章,不要針對任何人。抄幾段主席語錄。多寫一點鼓舞士氣的標語,政治工作還是要要的。不能說取消政治思想工作。
3、以后不要再議論工作隊的政工干部,誰在背后亂說話,都不容許。
工地開工之前,汪鄉(xiāng)長帶著一個木匠,拿著一個羅盤和水平儀,還拿著一個裝滿水的洗臉盆,利用水平儀控制標高,找到了基點坐標點。再從基點轉幾個焦點,確定了這個隧洞的主軸線,最終確定了隧道的長度。在每個焦點都做了重要標志。
進洞以后,汪鄉(xiāng)長又在山下找來了幾個木匠,利用山上的樹木,看到以后直接制作成木軌道。首先利用木軌道來運輸從隧道里逃出來的土石方。其次是利用木軌道控制隧洞的地面高程。其三是木軌道來控制隧道的中心。人站在隧道里面的中心距,能看見洞口的坐標控制點實在中間。那就說明。施工在正常進行。如果人站在隧道里的中線上,發(fā)現(xiàn)洞口的基準點不在中線位置,就說明隧洞打偏了,必須趕快修正。
汪鄉(xiāng)長每天都要在工地的兩面山坡上,爬上爬下好幾次,到隧道里來檢查隧道,水平高程和中心軸向是否出偏差,嚴格控制我們打炮眼的布局和數(shù)量。幾塊合理地調整勞動力配置。他每天的工作量比我們大得多。他留的汗水只會比我們多。
另外還要組織那些木匠,隨著隧道不斷地延伸,在隧道深處支護支撐木架。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
工地上的事情那么多,只有汪鄉(xiāng)長一個人是專業(yè)管理干部。他一直總在觀察山上工地里的每一個人,盡可能利用每個人的長處,恰如其分地安排每個人的具體工作。能讓每個人都盡可能愉快地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情。
山上工地那么多的事情。不論大小,都是汪鄉(xiāng)長一個人在精心管理。汪鄉(xiāng)長頂著那么多的壓力,一直在盡職盡責地完成著每一天的施工組織生產活動。來山上工地的人,都是山下各個生產隊的農村社員。一無技術。二無經驗。還要協(xié)調工地上所有人之間的團結問題。也真夠他操心的。從早到晚,他為了工地也真是有操不完的心。
工地上困難不少。特別是物資奇缺。進山的路經常被山洪沖毀,造成工地上缺糧缺爆破材料。嚴重制約工程進度。
下面請看《隧道里的炮聲》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4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