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古遺址
一雙腳踩踏在佘山古遺址,幾千年的歷史光陰即刻回歸。
翻開落滿塵埃的史書記載,那“月落山地生奇風(fēng),楚宮軒空剎
鐘聲”的詩句,讓我跨越了遙遠(yuǎn)的記憶。
新石器的堅韌,撥開久藏的心懷,向陌生的原始社會長長對視---
清晰看到九峰三泖的文化譜系,見證了王油坊部族的動蕩,映現(xiàn)出一群群祖先安駐佘山的漫長身影;耳邊縈繞著一聲聲密集的歌謠,從心靈的牧場頻頻出發(fā),甘愿守望此山的一抹燦爛晚霞。
時間拾起廢墟的遺址,祖先立身故地,心坐廟宇,白天一邊觸摸荒荒黑地、一邊用桿欄修筑家園,晚間邊敲理想與現(xiàn)實(shí)的木魚、邊用骨針縫綴遮體御衣。陳釀的苦酒,在寂靜中滴落,被后人反復(fù)暢飲。(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他們用艱辛耕耘歲月,用質(zhì)樸抒寫佘山文化的美麗篇章。
遠(yuǎn)處的星辰,迢遙而來,殷勤地為我喚醒記憶。
勁厲的山風(fēng),牽住我的手,爭搶著為我朗誦古老大地上的詩篇。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4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