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為便宜故,媽媽你別貪

你好哇
01
熱播大劇《將軍至上》里有一段在酒館討論買酒的對話令人頓悟:
趙玉瑾:
京城的美酒上百種,和樂樓的瓊漿,千春樓的仙醇,
但都不及那東街巷口望陽樓底下埋的十八年的女兒紅。(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不用權(quán)勢壓人,你是怎么做到讓那吝嗇老板賣給你的?
胡青:
想要喝到好酒,就得懂酒。
搖一搖,摸清它的脾性。
掀開酒蓋聞一聞,了解它的氣味;
嘗一嘗,掌握它的年份;
品一品,身心與之交流;
不疾不徐,不重不輕;
尊重它,珍惜它。
酒通人性,它會慢慢敞開心扉,對你傾訴,讓你體會到最真實最美好的感受。
釀酒的老板見你善待他釀造的酒,自然會當(dāng)場讓你取走。
釀酒之人愛酒,喝酒之人懂酒,惺惺相惜,此謂人酒之交。
如此人酒之交,實為羨慕向往。而相比刎頸,我喜前者。
這不,前段葡萄張燈結(jié)彩的黃金時節(jié),自個兒家里也上演了現(xiàn)場版人酒之交。
自然,媽釀,我喝。
一日,媽媽按照往常的索性,把小攤上的葡萄全部拍下。一到家,便沾沾自喜向我算計著這一豪邁舉動比正常論斤購買便宜多少。
在她同事的指點下,不多久,家里第一次釀制出了葡萄酒。
味香醇正,甜而不膩,若貪杯多喝了兩口,便會嘗到它的后勁。
還不賴,一舉成功。
02
其實我是不放心的,可不想時機一到,蓋子一掀,餿味兒刺鼻。便自己一邊加以百度,一邊告知她該怎么做。
許是受了葡萄酒的刺激,一天下班回家,她眼帶笑意,告訴我:
“我買了茅臺酒哎?!?/p>
“在哪里買的?”我語暗好奇。
“廣播里在打廣告······”
蠢貨!沒等她說完,我就想給她這兩個字。
可不是么,天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買酒還送話費。更奇葩的是,話費都要趕上買酒的銀子了。
準(zhǔn)是騙人的!我當(dāng)場就定調(diào)子、下結(jié)論。
該死廣播電臺!我仇恨你!把酒晾在一旁,兩天沒理。
也是,為了休息時添加一點樂趣,這段時間媽媽聽上了廣播,只是還沒等我告訴她不要相信里面的廣告,她就蠢蠢已動,拉都拉不回。
幾天后再次提起話費,我才滿臉嫌棄拿起充值卡試一下。
果然,滿滿的套路:先下載一個APP,再輸入賬號和密碼。也就是,打電話必須通過這個軟件而且需要等另一個省外電話回撥才能撥打出去,通話時斷時續(xù)。說白了,繞了半天就是網(wǎng)絡(luò)電話!頓時火起!
退酒!必須退酒!我義憤填膺。
其實心里明白,買下來的東西,哪有能退的,不然你讓奸商的臉面往哪擱?再說,不用查防偽,就知道酒肯定是真的,投訴也沒人理你。
折騰一周,才聯(lián)系上客商,最終答應(yīng)把電話卡換成酒水。
精疲力已竭。酒本劣質(zhì)酒,換與不換,已毫無意義。
只能告訴媽媽,經(jīng)銷商會使盡各種卑劣手段,來蒙騙消費者的眼睛。你始終要牢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想著別人能夠無緣無故垂青你。
媽媽就像廣告世界的外星人,其實,除了這次買酒,還有上半年參與抽獎最終卻要花錢買個破平板電腦。
自己樂呵呵,留給我的卻是恨鐵不成鋼,望母不成鳳。
如果經(jīng)銷商做良心生意,賣良心產(chǎn)品;
如果媽媽不自作主張,多問家里人;
如果我忙于工作和學(xué)習(xí),也抽空多跟她溝通;
或許就不會一年兩次被騙。
記住吧!
若為便宜故,媽媽你別貪。
03
高中那會,學(xué)習(xí)壓力大,記憶跟不上。學(xué)習(xí)上整個兒就是一炮灰。
不知媽媽從哪道聽途說的秘制配方,砰砰砰,風(fēng)塵仆仆從菜市場買來兩袋補品,一袋是蓮子,一袋是桂圓。
她興高采烈,煞有介事地用稱稱好,噼里啪啦,把蓮子和桂圓拌在一起,再用鍋蒸熟,最后密封裝進大瓦罐。
“這可是根據(jù)科學(xué)、按照比例配制而成的哦,能增強記憶力!”下課回到家,媽媽一副打了勝仗的傲嬌態(tài)。我卻無所謂。
不管怎樣,還是要吃吧,權(quán)當(dāng)維護一下媽媽的自信心。此后兩個月,飲食有規(guī)律,味蕾有記憶:
吃飯前,來兩粒;
吃飯后,來兩粒;
見縫插針再兩粒;
一天五次,一周一個療程。
干蓮子色白無味,如同嚼蠟,蓮子心更是苦澀,配上一粒甜軟的干桂圓,賴著性子倒也吃得下去。只是還沒等一個療程結(jié)束,心里便排斥感滿滿,再無試吃欲。
因為量多,一個人吃,最后竟至有些變味兒發(fā)霉。心里不時埋怨媽媽你這比例太科學(xué)。
媽媽總是這樣,想吃的東西總是圖個方便往最大量準(zhǔn)備,即使有一桿稱,也不知道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控制總量。致使成長過程中好吃的零碎最終都是落得吃到反胃的下場。
若為便宜故,媽媽你別貪。
04
或許愛就是這樣,表達起來看似沒有任何雜質(zhì),實則并非純正、透明。畢竟不是每個父母都學(xué)過化學(xué),每個父母都知道過濾。
不管是便宜還是便宜,其實都是媽媽的愛。只是這愛總避免不了失誤。
三毛說得很對,家里的是與非,要用愛去判斷,而不僅僅是理性;家里的人和事,要用心去感知,而不單單是眼睛。
父母總是像個陀螺在他們守護的生活里打轉(zhuǎn),他們的不知疲倦讓廚房飄出了香味兒,讓家里生出了溫暖。
便宜還是便宜,這都是愛呀!
后格,青年教師,自由寫作者,某單位御用攝影師。個人微信公眾號:后大學(xué)時代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4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