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味道
漫漫人生,不管是蝸居鄉(xiāng)巢、終其一生,還是走南闖北、兼蓄東西,抑或客居他鄉(xiāng)、鄉(xiāng)音盡改,歲月的刻刀總會刻下無數(shù)的人生記憶,而歲月的風(fēng)沙又將淹沒與磨去多少記憶的印跡,然而不管怎樣,兒時的一些記憶總會深深的刻進你的血液,如兒時的味道,不管你是否容顏已改、胃口已變,它總會流淌在你血管里,經(jīng)過歲月的醇化,氤氳著濃濃的懷念。
我兒時的味道,也深深地融進了我的血液——
香甜的法餅,這是小時候吃得最多的副食品,淡黃的圓餅,酥松香甜。我小學(xué)時,學(xué)校每學(xué)期都要排演節(jié)目去公社匯演,每次,父親都是給我二兩糧票、兩角錢,再用背壺灌上一壺茶掛到我肩上,午間,便在公社供銷社的門市部買上兩個法餅,和著茶水,美美地享受著這份愜意。那絲絲香甜,如同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洇染著難忘的童年。
香濃的麥乳精。記得初中寄宿學(xué)校時,父親總是隔上一段時間便給我送來一瓶麥乳精,以彌補學(xué)?;锸车臓I養(yǎng)不足。那時,每當(dāng)夜自習(xí)下課時,早已饑腸轆轆,尤其在冬天里,又饑又冷,這時,喝上一杯暖暖的麥乳精,那滋味、那享受,簡直終生難忘!那濃濃的麥香乳香,沁入心脾,仿佛至今還留在唇齒間,讓人咀嚼回味那段溫馨憧憬的少年情懷。
甜潤的荷葉小麥粑,這是一種自制的點心,用小麥粉做成圓粑,中間夾上片糖,再用荷葉包住,放鍋里蒸熟,吃起來清香四溢、柔軟綿糯,片糖的甜蜜,直甜到心里。端午節(jié)時,父親便親手制作這種難得一見的點心,再做出幾樣可口的菜肴,讓一家人享受著節(jié)日的味道。父親兩歲時,祖父便去世,后又過繼,親生奶奶跟伯父生活一起,逢年過節(jié),我的任務(wù)就是去伯父家接上奶奶,然后就和父親一起制作點心,或跟在他身前身后看著他忙這忙那,好奇地問過不停,父親總是不厭其煩地回答、耐心的解釋,有時手把手地教會我一些簡單的勞動。不知不覺,鍋里便散發(fā)出了荷葉與麥香融合的誘人香味,仿佛讓空氣也透著絲絲甜意,甜蜜了我兒時的歲月。
遐思的芝麻月餅,小時候的芝麻月餅,里面有桔餅、花生仁、冬瓜糖等餡料,吃起來多滋多味。中秋節(jié)還未到,就盼著月餅,就像盼著八月十五那輪圓月,等著吳剛、嫦娥捧出桂花酒,父親也總會在這一天把月餅放到我們手上。父親那時在社辦企業(yè)工作,記得有一年中秋節(jié),父親因單位有事,夜很深了還未回來,我便一直等著,坐在坪里,望著那輪圓月,尋找著吳剛、嫦娥的身影。我最終還是等到了父親的月餅,由于走得急,父親還摔了一跤,幸好沒有大礙。我用紙把月餅包好,放到枕下,才如同枕著那輪圓月、懷抱著那個美麗的傳說,安然進入夢鄉(xiāng)。每當(dāng)我嚼著這多滋多味的芝麻月餅,就像嚼著兒時那色彩斑斕的夢。(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濃濃的油炸年味,小時候的每年春節(jié),父親都要炸豆腐、豆腐渣餅與“雞腳爪”,“雞腳爪”讓我最愛,這是用紅薯絲拌著米粉油炸而成,金黃香郁、外脆里嫩,讓人百吃不厭。每次,我都坐在油鍋旁,“雞腳爪”還未出鍋,就迫不及待地想吃,父親便夾起一個吹涼給我,讓我第一個品嘗到濃濃的年味。油鍋里冒出的熱汽,如同父親目光里的溫情,溫暖了我兒時的記憶。
隨著年代的推移、物質(zhì)的豐富,這些食品逐漸被一些時尚食品所替代,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很少看到與吃到這些食品,也曾一度淡忘了這些味道。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早已融入血液的味道,越發(fā)散發(fā)著濃濃的歲月醇香,經(jīng)常勾起我無限的回味與懷想。也許是人們對傳統(tǒng)食品的念想,或許對過去時光的懷念,這些食品又出現(xiàn)在了人們的生活中,每次看到這些食品,我總要買上一些,重溫兒時的味道。
每當(dāng)這絲絲縷縷的兒時味道從我生命的記憶中彌散開來,總會躍現(xiàn)出父親的影子,也許,兒時的味道,就是父親的味道。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4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