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縣尋師學拳記
單縣尋師學拳記
文/丹嵋
(一)結緣
從小我就非常喜歡看有關中國傳統(tǒng)武術方面的故事小人書,尤其是有關太極拳的民間傳說,常常會令我愛不釋手,嘆服有余,可以說“神奇”二字就是我對傳統(tǒng)太極拳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直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一段人生奇緣的起始和降臨,更是令我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只是,那時我對太極拳武功的認識仍然僅僅局限于廣泛流行于世的一種表演、娛樂和修養(yǎng)身心性質的“太極體操”。影視劇中的太極拳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太極拳相差得實在是太遠太遠,太極拳武功的神奇何在?這難免會讓我產生了迷茫、掃興、困惑,甚至也會有疑問的情緒。
而現(xiàn)如今,我更加深信我自己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有緣人。早在近二十年以前,我便有幸結緣了洪式太極拳,只是,當時礙于諸多主客觀的因素,我沒有能夠繼續(xù)深入地牽手、習練和探研洪式太極拳,但我并沒有因此就隔絕了對洪式太極拳的一份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它就像一處牽引力足夠強大的磁場,無時不刻地在吸引著我,召喚著我,它所散發(fā)出的神奇魅力正是沉淀了足夠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其實,所謂的“緣分”也就是在合適的時間遇見了合適的你。今年春天,我去濟南參加了“紀念太極宗師洪公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在這里,我極為有幸結識了來自山東單縣的一位洪式太極拳的重量級傳人——宋春林老師。
大會期間的一個夜晚時分,當我隨眾步入大會入住賓館的一間普通的客房的時候,只見客房里圍滿了不少前來參加紀念大會的拳師、拳友,中間的床鋪上坐著一位穿著樸素,短發(fā),操著一口地道的單縣口音的壯年漢子正在給大伙兒講評洪式太極拳,雖然我是似懂非懂,但是,從他的內容表述、語氣神態(tài)和大家伙兒凝心聆聽的氛圍來看,他一定是一位首屈一指的洪式太極拳名家,也一定是一位平易近人、恭敬謙讓、德高望重的師長。過了一會兒,他又站立起身,給大家一一示范洪式太極拳的各種招法。我又仔細地打量著他,他是個中等偏上的個頭兒,身體渾圓壯實,一副標準的精武氣質和精武身材,真的很像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香港電視連續(xù)劇中的那位武藝高強的“陳真”。在這里,僅僅從他在現(xiàn)場的各種演練示范里就足以展示了洪式太極拳的精妙和實用,令我大開眼界,欽佩連連。我慶幸自己終于親眼目睹了一位真正的武林大家的風范。我忍不住趕緊拿出手機錄制下了我與他初次會面時的珍貴影像。
不錯,這位正在給大家講拳的壯年漢子就是一代太極拳宗師洪均生公的大弟子何淑淦先生的再傳弟子,曾經兩次獲得山東省太極拳錦標賽75公斤級推手冠軍,帶傷參加“中央電視臺陳式太極拳武林大會“選拔賽打入準十六強,獲得“優(yōu)秀選手”稱號,來自山東單縣的宋春林老師。
在紀念大會第二天的演拳現(xiàn)場,我通過與宋老師的實際接觸,已經充分意識到宋老師不但拳藝高強,而且人品亦佳,待人和善親切,處世恭禮有加,他和拳友、學生們在一起的時候,從來都沒有絲毫居高臨下的架子。面對這樣一種難得的機緣,面對這樣一種高貴的人品和拳品,我的內心世界便忍不住開始激蕩澎湃,“拜師學藝”的念頭已經在我的腦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二)趕赴單縣
從濟南參加紀念大會回來之后,我便開始籌備和等待前往單縣拜師學藝的事宜和時機。蒼天不負有心人,5月12日,我終于覓得時間,跟單位上請了幾天年薪假,欣然只身一人趕奔單縣。
單縣離著我這里不太遠,交通便利,來去快捷。在車上,我通過網絡先了解了一下單縣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民俗風貌。單縣古稱單父,是舜帝的老師單卷的居住地,此地也因此而得名。單縣也是武術之鄉(xiāng)、楹聯(lián)之鄉(xiāng)、中國西紅柿之鄉(xiāng)、中國青山羊之鄉(xiāng) ,2013年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xiāng)”。 單縣的石刻牌坊"百獅坊"和"百壽坊"氣勢雄渾,透雕石刻精美絕倫,堪稱“天下第一坊”。 單縣的羊肉湯也是最具美名、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地方名吃,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單縣羊肉湯的特點是: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濃厚,營養(yǎng)豐富;不膻不腥,味道鮮美。
中午時分,我順利抵達了單縣新城的開發(fā)區(qū)實驗中學,并很快找到了宋春林老師,宋老師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在我入住賓館妥當之后,宋老師安排他的弟子王軍先生,還有他的一位同事,也是一名剛剛入編的體育老師劉志龍先生,同時劉老師和我也都是山東沂南縣的老鄉(xiāng),我們四個人一起去一家餐館吃午飯,這也是宋老師提前預定好了的,他一定要我先好好品嘗一下地道的單縣羊肉湯。
在這個人世間,有緣人的交往必定都是實誠的和快意的,在一家農家樂一般的餐館里,我一邊品嘗著地道的單縣美食,一邊聆聽著宋老師和他的弟子談拳論武,這何嘗不是我的夢里所求,何嘗不是我的人生一大樂事呢?我來到單縣尋師學拳的日記就是在這樣一種亦師亦友的情愫里翻開開了紙張。
飯后賓館稍息,我聽從宋老師的安排,來到了他的學校體育組的辦公室,宋老師利用課余時間,了解了我的基本情況之后,便開始傳授我最基本的洪式太極拳功法——進步。這套功法看似很簡單,其實,要是嚴格按照要領去練一點都不簡單。我牢記了這套功法的要領之后,宋老師要出去忙些工作上的事情,便留下我一個人在他的辦公室里練習了將近三個小時。
晚上7點半多,宋老師又帶著我來到了單縣新城的政府廣場,這里也是宋老師授徒練拳的一個重要的活動場所。宋老師的確為弘揚和傳播洪式太極拳付出了很多很多,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堪為師表。在這里學練洪式太極拳的弟子很多,我也有幸認識了一位洪式太極拳弟子中的巾幗豪杰王艷老師,王老師雖然是一位纖柔溫存的美女子,但她練起拳來卻也是松沉纏綿,剛柔相濟,頗具洪式太極拳的武學武風。
這是我來到單縣拜師學拳度過的第一個夜晚,就是在這里,宋老師在和他的弟子的現(xiàn)場推手中給我展示了洪式太極拳中的“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從而讓我對太極拳的纏絲勁有了一個更為直觀、更為全面、更為深刻的認識,受益匪淺,令我久久陶醉其中不愿離去,在內心一片深深的愉悅和崇拜之中,我忘卻了時間,忘卻了分秒。
第一次來到單縣拜師學拳,我送給了宋春林老師一只“乾唐軒”的活瓷杯子,其實,這里面所包含的一層寓意也就是“一輩子(的緣分)”。
(三)學練基本功
第二天早晨,我按約定來到了位于單縣新城千山公園里的洪式太極拳的拳場,這里是宋老師授徒練拳的另外一處場地。拳場的四周松柏林立,竹節(jié)挺拔,兩個“洪式太極”的立碑讓這里增添了一份濃重的習武氛圍。前來練拳習武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家學風端正,相處和諧,其樂融融,而宋老師對大家卻是悉心指導,一一解答,從不保守,并不時敦促大家刻苦練功,這正是一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師長風范,堪為楷模,廣受大家的贊揚。
這一天,宋老師又傳授我退步、正手圈和樁功的習練要領,并不時手把手地給我糾正和指導,言傳與身教并重,令我大受裨益,深受教誨。我再次慶幸我是個有緣之人,是個有福之人,是個師恩護照之人!
其實,這次來到單縣拜師學拳,我并不想求多,只愿學精,“循序漸進”就是我的真實想法,這一點在之前我和宋老師的電話聯(lián)系中就表明了我這次來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tài)度。學拳如練字,基本功不扎實,“字”學得再多也不會寫得美觀大氣?;竟褪翘珮O拳武功的命脈和根本,也是一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領域的基礎和要旨。另外,拳理也要常讀、常學、常思、常總結,宋老師也叮囑我以后要養(yǎng)成寫下習拳心得體悟的習慣。掌握了正確的習拳方法和要領,接下來就需要自己勤奮練功了。太極拳絕不是紙上談兵,師傅領進門,功夫靠個人,師傅的水平再高那也是師傅的,關鍵是自己要練出一身真本領,才可以不枉費師傅的一片耐心和苦心,才可以不枉費自己的一片初心和熱心。
學拳于我,但求精進,無關名利,無關爭斗,只為傳承文化,只為藝術人生,只為修養(yǎng)身心。懇學師之楷模,勤習拳之法密。夢隨我愿,一生追求。
(四)閑情歷史和文化
這次來到單縣拜師學拳,我也就順便了解了一下單縣的社會歷史背景和文化風貌。宋老師的拳場設在了單縣新城的千山公園里,習拳之余,宋老師還給我介紹了千山公園里有關“單父”“呂后”“張堌堆”“包公捉妖”等地域文化和故事傳說。千山公園里樹木葳蕤,面積廣闊,景點頗多,建設優(yōu)良,雖然這次在單縣學習停留的時間較為短暫,但是通過實際的探訪和交流,我也可以感受到單縣悠遠的歷史文化和良好的民風民情。
王軍先生還在百忙之中驅車帶我去游覽了“百獅坊”“百壽坊”和“朱家大院”等景點,這些古代建筑都極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古風古韻。尤其是“百獅坊”和“百壽坊”,這是當今僅存于世的典范式的手工透雕的石刻牌坊,足以展示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手工石刻的精湛技藝,舉世罕見,不愧號稱“天下第一坊”。
還有諸如浮龍湖、琴臺夜月、呂井寒泉、棲霞晚照等一些當?shù)氐闹包c,宋老師本來也準備安排時間帶我去游覽參觀一番,但是,畢竟這次我來到單縣是拜師學拳的,于是便衷心致謝,辭掉游玩,專心習拳。
最終,兩天半時間的初次尋師學拳,便讓我滿載而歸,滿意而歸,所見所聞非同一般,我為我自己的這次選擇和決定而感到愜意和驕傲。真正的緣分就像一杯清澈的泉水,它稟賦自然,天性流暢,無雜質,無渾濁,甘冽爽快,非是人為故意,卻又是偶然和必然的雙重結果。正如詩文里所言:“更使襟靈憎市井,足知緣分在云山?!倍易约?,也更是如是頌揚和吟唱:
緣分如歌,人生幾何?慨當以慷,初心不忘。但為君故,琴曲輕撫。良禽擇木,鳳落梧桐。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我有名師,朗朗明志。何以抒懷?唯此拳哉!
2017年5月16日謹記 于逸荷書屋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