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不單行的思考
古人云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此話絕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憑空臆造。因為人雖說像一根蘆葦,一口空氣,一滴水就能致命,但人的偉大在于思想。一幢破房子,一棵大樹經歷了歲月的滄桑,卻不會思考。人的思想是悲哀的,也是偉大的。悲哀的是有時人會陷入到一件事,不能自拔。反復循環(huán),悲劇不斷發(fā)生。這就是禍不單行的理論根源。有時人不能止于一件事情的發(fā)生,因為悲痛的思想會一紙延續(xù),像蜘蛛織網,纏繞自己,無法掙脫。
前段時間我自己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自我證明,雖個案不能代替全部,古人的話總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得到而來的。那天我正準備下班,因小人告狀,領導把我劈頭蓋臉地批了一頓,眼淚就在眼眶里打轉,強忍著淚水,等領導走后,那眼淚如傾盆大雨倒下來,哭的稀里嘩啦,再也沒有梨花帶雨的溫柔。這世上最大的委屈莫過于被別人陷害,自己有口難辨??粗∪说弥?,自己卻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默默的把東西收拾好,帶著悲傷,難過,下班回家了。騎著電動車,冬天的風呼呼地吹著,刺著臉很疼,像針扎一樣,扎在我的心上。咚,竟然摔了一跤,莫名其名,毫無言狀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慢慢扶著車,腳踝是鉆心地疼,看著馬路上人來人往,突然想天下皆往,熙熙攘攘,皆為利呀。禍不單行還沒結束,第二天早晨醒來,眼睛已是腫得掙不開了,可能過于傷心。此時才知道一句小人的惡言,竟然讓我不順心的事連連發(fā)生,雖說不是禍,卻也從小小的事情折射了些道理。人的思想的連續(xù)性,悲傷的情緒在影響著下一秒,情緒沒有閥門,悲傷不能自動關閉,只能不斷自我調節(jié)。不能因為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人最重要的是調節(jié)情緒,只有這樣才能將禍止于已經發(fā)生的事,否則連鎖反應,會發(fā)生更悲痛的事情。
大家應該看過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人因為早晨送孩子上學堵車,孩子上學遲了,他上班也遲到了,被扣獎金了。接著一天上班不順的事情都接二連三地發(fā)生了,被人投訴,上報數(shù)據(jù)有誤,總之這一天的工作都被壞心情影響著。原本一件遲到的事,卻連續(xù)引起工作中壞的連鎖反映。這大概就是心情決定一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生活方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件事情,既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偉大,也可以毀滅一個人的一生??鬃邮芾Ь蕉鳌?a target="_blank">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寫了《離騷》;左丘明失去視力,才有《國語》;孫臏被截去膝蓋骨,《兵法》才被撰寫出來。一件情發(fā)生了,就像覆水難收。無論是好事,還是壞事。好事需要更加勤勉,不好的事需要思考,避免下次再發(fā)生同樣的錯誤。其實我被人小人誣陷,也讓我看清了一個人的本性。有時我們需要感謝這樣的小人,小人讓我們懂得了生活不會是百花燦爛,不是喜笑顏開。有時生活就是暴風驟雨,狂轟濫炸。人是有思想的蘆葦,也許一口氣就能終結生命。但有時再大的壓力,再大的痛苦也不能打到一個人。愛迪生千百次的實驗失敗成就了他對人類巨大的貢獻,霍金的病魔造就了他的人生偉大。
禍不單行,是因為發(fā)生一件禍事后,人會受到打擊亂了分寸,進而對事物的控制力降到最低,容易引起連鎖反應,導致禍事接二連三。禍也可單行,這就是需要大家對待禍事的正確態(tài)度和平常心情。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辯證的看待問題,保持一顆平常心的對待生活中的福與禍。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5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