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家鄉(xiāng)的味道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曾經對家鄉(xiāng)的美好記憶隨著時間的風化,已漸漸變得模糊。求學他鄉(xiāng)也只有在寒暑假的時候才能回去一次,只記得當時除了幫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農活之外,偶有余暇也只是獨自一人手捧著詩書,在山間的小路上游逛。
旭日初升,晨風微起。夕陽西下,落日余暉。
那時,一切仿佛都是多么的美好。沒有憂愁,沒有顧慮,沒有煩惱,也沒有太多的牽掛,心中的那一絲坦然與自在,仿佛成了此刻我永久的一個夢。
可是人終究要學著慢慢長大,慢慢學會承受一些苦痛悲傷,慢慢學會忍受一些不公無奈,慢慢學會看淡一些理想與現(xiàn)實的殘酷差距,不能永遠生活在那個虛幻的夢里。因為你改變不了這個社會,你更左右不了那些明明存在黑暗但又無可奈何的決定。所以你唯一的選擇就是讓自己的心放下,放下那些深藏心底的癡念,放下那些被人譏諷嘲笑的夢想,放下那些沒有用的牢騷滿腹!
也許是離開家鄉(xiāng)的日子太久了,又或是遠在他鄉(xiāng)的孤獨與寂寞,心中對回到家鄉(xiāng)的那一份渴望也變得愈是強烈。難舍的是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難忘的是家鄉(xiāng)的味道,難以釋懷的還是那一份愧對家鄉(xiāng)的養(yǎng)育之情。
待到大學畢業(yè),來到這一個海邊小城工作,細細數(shù)來已有三年的光景了。盡管這里的生活水平較家鄉(xiāng)要好的多,海鮮的菜肴更是家鄉(xiāng)所不能企及的。只是這些美味佳肴與我而言,似乎已沒有太大的誘惑。(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多年的外地生活經歷,言語之中還是有那一股淡淡的鄉(xiāng)音。每一次與同事朋友出去吃飯,還能想喝一碗家鄉(xiāng)的羊肉湯,還是想吃一口母親烙的煎餅,還是想吃一個父親在雨中撿來并用油炸出的山山牛。
只記得少年之時,每當母親架起鏊子燒起爐火,總是靜靜的守候在她身邊,只為吃那剛剛烙熟的煎餅。讀初中和高中的時候,總是從家里帶一些煎餅當作干糧,一者是為了節(jié)省開支,更多的還是那一種潛移默化中慢慢養(yǎng)成的對煎餅的眷戀。
山里人不比城里人,除了自家種的蔬菜,肉類也僅豬肉、羊肉,至于蝦蟹魚之類,在小的時候,多半也只是打打牙祭,從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待到夏季的雨后,兒時的我還會跑到山林間去采摘木耳和香菇,一回到家便央求父親炒出來卷著煎餅一起吃。
要說最有趣的還是冬天,一放寒假幾個小伙伴有趕著自家獵狗的,有帶著網子的,又拿著彈弓的,若是下大雪,一群兒時的伙伴在家鄉(xiāng)的雪山之上縱橫馳騁,只為能夠抓住幾個野兔。寒冷的冬天里,一鍋野兔肉再放上一點蘿卜,當真是人間最好的美味。
此刻,我仍在異地他鄉(xiāng),獨自忍受著在漫長的孤獨與寂寞。每當我身處艱難困苦之時,還是時常能想起那些熟悉而又渴望的家鄉(xiāng)味道。也許當在回味這些家鄉(xiāng)味道的時候,我還會想一下自己未來的路在哪里,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在哪里,自己能夠真正擺脫命運的機會在哪里?
再美好的時光,都會濃縮為歷史。再美好的味道,也只能成為回憶。再遙遠的等待,只要堅持總會到來。要相信奮斗的力量,只要心存理想,即使最后不能實現(xiàn)。只要你努力過,拼搏過,奮斗過,付出過,就算失敗了又能怎樣?
因為失敗輸給的不是成功,而是堅持。不用理會太多人言,要時刻擁有年輕人本應擁有的那一份自信,因為一個自卑的人比一個自負的人更悲哀。一個自負的人我們會說他狂妄,可他可能會得到本不屬于他自己的機會。但一個自卑的人,卻很可能會丟掉本該屬于他的機會。即便現(xiàn)實多么殘酷,哪怕前方的路再苦再難,請再多一點自信,請再努力一點,請再堅持一點,因為夢和遠方就在眼前。
若是時間充足,還是想回到家鄉(xiāng),再嘗一下那難忘的家鄉(xiāng)味道!人生有太多的錯過,人生有太多的不舍,人生有太多的憂愁,不要等到人生垂暮,才想起俯拾朝花,生活不易,生存更難,且行且珍惜!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5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