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雪之冬

北方的冬天是蕭瑟和落寞的。沒有了春天的繁華、夏天的濃烈、秋天的高遠,剩下的似乎只有冷冽。無論何時何地,人們永遠步履匆匆,裹著嚴實的衣服,不愿多停留在外面一刻。暖氣氤氳著家的感覺,似乎成了每個人堅強的盾,抵御著天氣的寒冷也抵御著漂泊無著的痛。
只有一場雪,才能讓冰冷的冬天多了幾許浪漫和柔和,也可以讓枯瘦的樹枝婀娜而且生動起來,讓孩子們多了堆雪人、打雪仗的樂趣,也讓出行的人們對著偏僻處潔白的雪地里僅有的一行腳印多了哲人般的思考。對于梅花來說,如果剛好在漫天飛舞的雪景里開花,就如在最美芳華里的少女遇到翩翩王子那樣,讓人間盛開詩意的期許。
“但是”是個轉(zhuǎn)折詞,我有時候很不喜歡它。即如此刻,它一出現(xiàn)就把我所描述的美好一把撕碎,告訴我那是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在天津、北京一帶,雪出逃了。它似個愛玩的小孩子,在神州各地留戀,在雪鄉(xiāng)筑它的宮殿,在江南陪伴綠意盎然的山水,流連忘返地讓這里60多天無雪。
于是,因無雪的冬天讓人們的身體脆弱起來了。醫(yī)院忙碌起來了,特別是婦幼醫(yī)院,兒童號都掛到了1000多號。這一波的感冒來勢洶洶,先發(fā)冷再流涕然后是38.5度以上的高熱,一個全套下來,憔悴了姑娘的花容,病損了青年了健美。然后病毒像個無賴,在家庭里、在工作單位甚至學校、車站傳播開來,常讓人感到無措。好容易孩子好了,與孩子密切接觸的媽媽又病了,然后是爸爸,似乎不循環(huán)一周就無法揚威的樣子。單位也是如此,一人生病,一室無人幸免。
于是人們更加期盼雪的歸來,無論走到哪里,總能聽到有人說:下場雪吧,下場雪病菌就沒有了。是的,北方的人們開始懷想著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豪邁,更渴望著陰云避日的下雪天。雪是冬天魂魄,沒有雪似乎這個冬天成了無魂的流浪者,在冷風里徘徊,在無人的曠野里沉睡。
圍爐等雪的日子里,就有茶在懷想枝頭梅蕊里的雪,仿佛春天與冬天的對話,韻致地味道就這樣淡淡且雋永地在舌尖里流淌。就有讀書者,品讀著古典詩詞里的雪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律動之美亦或玩味著“獨釣寒江雪”的清高,還有“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钡?a target="_blank">思念。。。。。。(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思念在思想里攪動著情感,是朋友、是親人亦或是曾經(jīng)的往事。靜靜地出神,一瓣心香裊裊升起。是哪年遇到了心動的少年,是哪月苦讀著一本癡迷的書又是哪日幸運地得到了奮斗幾年的文憑。。。。。。歲月的美好就在那一刻回憶里沸騰,不覺得苦痛只覺得能奮斗便青春。兒時的女伴在美麗的時候風流云散,自己的親人在什么時候永別了人世,此刻想來這都是時間在舍與得之間的回饋?,F(xiàn)在的生活都是當時選擇的結(jié)果,選擇又是那時自己的態(tài)度與“三觀”直接的映像。所以,感嘆流光拋人的同時,也會感嘆青春不羈的執(zhí)著??!
說到執(zhí)著,確也是堅持的另一種形態(tài)。象國語里褒義詞、貶義詞一樣,也如手掌的兩面。曾經(jīng)的我們就這樣的執(zhí)著著、堅持著,在多年以后的驀然回首間才發(fā)覺這份執(zhí)著已成為生命中的一個習慣、一部分。
思緒回歸,才發(fā)覺夜已闌珊,茶已冷淡,時間在滴答地說著:還不入眠嗎?!于是放了那本才翻看不幾章的書,關(guān)燈睡下,想著明日的早餐以及忙碌,念著雪何日再來,漸漸失去神識,漸漸酣然入夢。。。。。。
不知2018年伊始的冬天是否與雪有約?日子如歌,唱著蕓蕓眾生的百態(tài),不拋棄不放棄地過著,走過無雪的冬日。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56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