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回憶方有永恒
文作;申振通
小時候我們幾乎都做過白日夢:幻想自己是某個大神遺落在凡間的后代,想象著自己是外太空某某星球留在地球上承擔拯救銀河系使命的救世主,期待不知哪一天獲得超能力,然后奇跡展現(xiàn)......
——題記
這是一篇遲來的《尋夢環(huán)游記》的觀后感。
誰能想象得到自己的grand grand father 是真正的歌神
也許你曾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或者別的七大姑八大姨那里聽到祖先的光榮事跡。你會期望能夠穿越與他們面對面交流;或者,只是對著電視機里的“繼承者們”抱怨家里為什么沒有超級英雄。(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可是,當某一天,你突然發(fā)現(xiàn)真的有一個高手隱藏在家族中,自己又會有怎樣的心路歷程:像是電影中米格初窺時的驚異與滿心期望到相遇后的驚喜,發(fā)現(xiàn)真相后的失望和痛苦到最后的心靈成長?最初意識到有這樣的問題是聽說了李文祥老人的故事:這個封箱了一輩子軍功章的老人,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為國為民出生入死;和平建設(shè)時期,隱功而居、安貧樂道,扎根農(nóng)村帶領(lǐng)群眾致富,完美詮釋了黨員的精神堅守和赤子情懷。當時的自己只是感嘆老人的光風霽月。開始思考則是看了《波西杰克遜與神火之盜》——一個神的后代如何更好地融入平凡人的世界,又應該主動承擔怎樣的責任?推己及人,又該怎樣平衡與不同世界的關(guān)系?先輩中有一個傳奇,據(jù)說是個武林高手:年少習武,一戰(zhàn)成名,參加革命運動,儼然一代俠士把我刺激得每天幻想成為這樣的高手,行俠仗義,為民除害......白駒過隙,現(xiàn)在的我對武俠還是十分欣賞但不如那般渴望,我更喜歡做也是正在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武俠或許本身并不是我的追求,正如米格吐槽老祖奶奶,她本來可以做做衣服、玩具可偏偏執(zhí)著于鞋子;也許米格可以當個匠人接受做做衣服、玩具只要不是鞋子,只是他最愛的還是音樂。
已逝的長輩,從開始要挾他放棄音樂到最后不加任何要求,因為家人是最重要的,長輩們都是希望你可以過得好一點,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然后過得開心些。人得往前看,老祖宗的人生只是他的人生,我們會有我們自己的。“什么是帶著愛去工作?是將你靈魂的氣息注入你的所有制品;是意識到所有受福的逝者都在身邊注視著你?!?/p>
往生的世界應該是色彩斑斕的
原諒我文字的乏力,我實在是形容不出電影中那瑰麗的往生世界,無所不用其極的細節(jié)修飾,極致到燦爛的想象:檐牙高啄,勾心斗角,異域風格民族氣息濃重,燈火璀璨,處處霓虹。廣角視角以濃墨重彩展示出那個世界的美麗,鏡頭推進聚焦那鏈接兩岸的橋梁,美麗的萬壽菊花瓣承載了多少故事中流傳千百年都不褪色的動人期望......我們總是希望逝者帶著祝福離去,無論是金沙鋪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說“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的旖旎仙境,亦或是月桂樹下藍寶石王座上慈愛的注視——對于往生世界的種種美好描述與其說是對逝者祝愿:祝你從塵世間解脫,倒不如說望生者切莫哀極傷身;與其說是那個世界也會有各種快樂,倒不如說告訴大家要換個方式看待死亡。
《尋夢環(huán)游記》其實也是一段對死亡的認知歷程。
電影中,每每到了節(jié)日,亡靈們就會過安檢一般通過所謂的“鬼差”檢查,令我不由得想起了死神,安徒生童話里奧勒·魯克傲依是夢神的名字同時也是死神的名字。都是多么大但而又浪漫的想象。安徒生童話里,死神跟夢神是雙胞胎就是長得不一樣,死神也是月夜出行,朦朧的月色中,身著銀甲乘一匹白馬而來的帥哥便是死神,可以想象一位英俊的男子小心帶著老人去理想的天國,或者一手抱著嬰孩一手執(zhí)著鐮刀奔向另一個夢境,一路上小心呵護著孩子的酣眠?!陡窳滞挕防镆灿袀€死神,非常有耐心地解答一個母親關(guān)于生死的深刻問題。
前人的筆下,死亡也就那么回事。
英國一名醫(yī)生在《對死亡的終極幻想中》寫道,我想象著,終有一天,我們會變成最初的模樣,無論是分子還是原子,沒有了生命里的罅隙而緊緊擁抱在一起,等待下一世的百轉(zhuǎn)千回,轉(zhuǎn)角遇到愛,喚一聲“哦,原來你也在。”
最愛阿貍的一段話:
“為什么花瓣都往下落?”
“那是他們要飛向下一個春天。”
梅特林克在《青鳥》一書中也描述過一個往生世界,這是一個沒有“死”字的世界,“我們一直睡得很香,除非有活著的人想念我們,來喚醒我們......當我來到這個世界后,能好好補補覺是件好事......可是,經(jīng)常被想念的人喚醒也很幸福......”影片有個終極思想是“死亡不是終結(jié)忘記才是?!痹谖铱磥?,梅特林克筆下的“思念之鄉(xiāng)”更加貼合這句話,這里的一切都如以往的一樣只是因為有幸福的光澤而愈加好看。憑心而論,西皮哥消亡的那段實在是過于揪心了,我寧愿他只是陷入沉睡,然后等著生者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他生前的痕跡,而再度將他喚醒。
話題回到“記憶”或者是說“思念”,這是貫穿全片的中心詞,影片中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為了親人的離去而過分悲痛,記得他們,記住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在往生的世界他們便受福便得到永恒了。“從此,那些過往就銘刻在記憶里,永不消失。即使淡去,也有著剪不斷喜愛的痕跡?!?/p>
我本來是不贊同影片的觀點的,因為思念,特別是已經(jīng)離開的人,對于思念者,更多的還是那抹怎么也擦不掉的悲傷。細數(shù)那些叫思念的羊,又有多少人是被記憶中的笑臉哄入夢的天堂。更多的還是打濕了枕頭,為了心靈深處那熟悉的身影,那默念千百遍仍令自己心旌搖曳的名字而輾轉(zhuǎn)難眠。所以自己會選擇這塵世間努力留下很淺的痕跡,等時光荏苒,流水它帶走了光陰的故事,流年也將我的足跡開成滿園的向日葵;到了那時,內(nèi)心專屬的人也就不再會有悲傷??墒亲屖耪咴谟洃浝镉篮阌质嵌嗝次阌怪靡桑拖瘛端{色大海的傳說》那個痛失女兒的母親固執(zhí)地不愿清除自己的記憶,“我也要帶著記憶直到死,無論有多痛......即使再痛也可以去愛,比起因為不記得我不能給她愛......就算痛苦,我也不會忘記她,繼續(xù)給她愛......”
逝者想竭力讓生者遺忘而消除苦痛,而活著的人心甘情愿地偏執(zhí)般守護者心底的一角,這一點都不矛盾。佛曰紅塵八大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愿長久、拿不起、放不下,最可笑的便是,明知痛苦還是義無反顧地承受。月光照耀塵世千千萬萬年,送走了一代又一代人,那些高高在上的上神們艷羨的怕就是人們忙忙碌碌的生活、無以言表的情感以及短暫卻包含無限希望與意義的一生吧。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58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