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磁灶窯

梅溪之畔,摞磚覆土,樹立木樁,撐起一片天空鋪展瓦片,從作坊中拉開生活的想象。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痕跡裹挾著晉代的風(fēng)骨,自盛唐抵達宋朝,激揚塵世的斑斕,蕩起海風(fēng),穿越大地。
成型,碎裂,埋葬,沉沒,沉默。偶然中重現(xiàn)天光,一個形狀,一道紋飾,一個傷口,經(jīng)由一只手撫摸出隔世的冰涼。這溫度中有烈火騰起,百千縈繞,凝結(jié)記憶和指紋,泛著生活的光芒。
那一年,從泉州港起航,故鄉(xiāng)去了遠方的異鄉(xiāng)。高船闊倉飽滿張帆,風(fēng)在編織著經(jīng)緯度,彎成一道文明的弧線,匯流商賈,傳開世界的聲響。
諦聽?!八冀忧лd,視通萬里。”一切聽從水的召喚,溯回時光。在虛與實之中,在生與死之際,在明與暗之間,一層一層地剖開心緒,讓眼睛從歷史的舷窗上鼓起來。
大片大片的流水穿過一方土地,上揚的姿態(tài)落下,落成山、平原和峽谷。未知經(jīng)過多少萬年的變化,這里就成了故鄉(xiāng),樹木青蔥。
一場天火的饋贈,讓先人在歷劫后的灰燼里,刨出了新生活的秘密。于是,故鄉(xiāng)的泥土繞指柔地幻化。(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生火燒磚,從山腳向山麓一拱一平地安放,像建房一樣塑造著窯,結(jié)穹頂,安窯床,開門窗,也像為了升起炊煙那般在窯尾做了煙囪。仰望,山間青翠現(xiàn)長龍,只待一把火在窯頭點燃,騰起煙直上云天。
應(yīng)該是力量的傳遞,萬物的氣息破土而出,水的柔情在流動中醒來。攪動、踩踏、搓揉,去蕪存菁,生靈與自然的融合回到了原始的親密。
還要作蛻變前的分離,將瓷泥碼成一個個高度,留給時間去儲存,留給巧手來雕琢。一圈一圈地轉(zhuǎn)動,弦紋在每個瞬間浮現(xiàn),假以樸素的容顏鐫刻年華,演遞技藝。
虔誠地做一場洗禮,讓瓷坯歸于素面之坦然。工匠刻劃剔鏤,貼塑印雕,描繪點染,施妝補底,鳥獸蟲魚、花草葉果、云雷水火的紋飾,沉醉在青、綠、醬、黑、黃的釉水的滋潤中,從陽光的撫慰中,鮮活了瓶、碗、壺、罐、盤、碟、盞、爐、盆、盒的藝術(shù)。
而這一刻,等風(fēng)來時,與它們一同頂禮皇天后土,告白一個人內(nèi)心遵循的法則與情懷。
折疊光影。俯瞰,山嶺在茂盛的樹林中延伸。一個個劬勞的身影背負(fù)著柴禾,向龍窯徐徐走來。這故鄉(xiāng)的土地,孕育水,孕育泥土,孕育樹木,用靈性創(chuàng)造,用火熔鑄,締結(jié)五行,傳衍生息。
安放的節(jié)奏早已熟稔于胸,每一步仍須小心翼翼。捏出一座座支釘,任其如花綻放。將坯體層層疊起,一點一點地接近窯頂,以彌望之態(tài)立定窯爐。
來一場祭祀,敬天敬地也敬火。馨香禱祝,供品是收獲前的付出和寄意,香是行愿的指引。煙塵滿面,俯首跪拜,先輩一樣的禱詞隨香煙飛旋。
鋪墊茅草,置放柴棍,點火升煙,看火在窯中舞蹈!初時,似有清樂泛來,白纻舞衣的風(fēng)姿隨之而起,輕盈而柔軟。待那火勢不斷蔓延,便有長袖飛出,如浮云向高而去。須臾間,霓裳曲破,繁音急節(jié),纏繞膠著。
一道目光洞察了溫度,忙著添柴砌火。于是,燃燒成了唯一的方式,在火舌相互吞噬的世界里,燕爾大曲自窯中雄渾響起。樂章交織,火最終渾然一體,如同舞隊,在瓷器微小的勾欄瓦舍里,演繹愛恨情仇。
封窯。讓所有的心血在窯中回旋,煎熬時間。
開窯。澆熄所有的臆想,唯有現(xiàn)實的呈現(xiàn)最有分量。
那么,就把所有的喜怒哀樂都交付給生活去掂量,埋頭開啟又一回的循環(huán)。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6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