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瓷器街的來歷》
從前,景德鎮(zhèn)上有條橫街,橫街上開了家瓷器店,店名叫做"裘記瓷器店"。
傳說,瓷器店有位老板,他姓裘名富仁,生得三角眼,酒糟鼻,滿臉豆子般的紅麻子,活象個大頭鬼,模樣嚇死人。莫說裘老板名字帶個仁,偏偏沒有半點仁和義,肚子里盡是黑心黑膽黑腸子。那時候,天災(zāi)人禍,民不聊生。窮人三三倆倆討飯摸上裘家門,裘老板不給人家殘湯剩飯吃,沒有半點同情心,反而放狗咬。狗仗主勢,咬傷了不少人。從此,窮人討飯,路過"裘記瓷器店,"也要避讓三分。并編了句順口溜:討飯容易,趕狗難。"
日子過得快,九九八十一天轉(zhuǎn)眼過去,這天橫街上來了一位老倌。他破衣爛衫,赤腳破鞋,白頭發(fā),白胡須。大模大樣,一步三搖,跨進了"裘記瓷器店。"手指貨架上的瓷器:"裘老板,咯樣的瓷器,給我揀好的拿來。"
見老倌那副寒酸相,店堂里坐著裘老板覺得好笑:"老倌你本來是窮棍一條,除了身上帶汗臭的破衣爛衫,那有什么銀錢,買咯樣好的瓷器?我看你討飯的相,就連我店里一只碗也買不起。"
"咳!狗屎大的瓷器店,值幾個臭錢。"老倌毫不在乎。
平日里,裘老板是財大氣粗,仗財欺人,想不到今天討飯的老倌竟如此相譏,那不是游龍被蝦戲。他被氣得七巧生煙,火冒三丈,非整老倌一頓不可。壞人真格鬼計多,眼珠一轉(zhuǎn),便想出一招。說:"死老倌,你如買得起全店里的瓷器,我甘讓人把店里的瓷器全部打碎!分文不要,如若不能,則讓我騎在你的身上,你爬出這條橫街。"(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老倌偏不作興裘老板,打賭就打賭,便叫來了許許多多的人,請他們作證人。
也真是吃得過頭飯,說不得過頭話。裘老板眼看老倌中了自己的計,心里是七分快活,又好似掙回三分臉面。萬萬沒想到,老倌神奇般地從懷里掏出紅布包,揭開,里面包著一只金燦燦的東西。裘老板開始疑是眼花,繼而細看,原是只金碗!這只金碗的價錢,別說可以買一個裘記瓷器店,用這稀世寶貝,就是買十個百個瓷器店也足足有余。
萬貫家財,想不到毀于一旦。裘老板心理嘆一聲完了!恨不得有碗后悔藥吃,想撤賴皮,人人都是幫著老倌,撒不了。他嘴里可真是景德鎮(zhèn)改行一一沒瓷(詞)。只覺得一陣天暈地轉(zhuǎn),雙眼發(fā)黑,什么也不知道。
老倌打賭打贏了,他和街上人丟茶壺,摔碗盤,接著又砸大魚缸。僅花了一筒煙的工夫,裘記瓷器店門前的橫街上,丟滿了破爛瓷器片,差不多有尺把高。
俗話說得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原來,老倌也并非凡人,而是一位神仙。他途經(jīng)景德鎮(zhèn),耳聞竟有裘老板這種惡人,一番喬裝改扮,特來橫街懲罰他的。
自此之后,當(dāng)人們走在橫街上,一看腳下滿是破瓷器片,便把橫街叫作"瓷器街"。"瓷器街"這名字,一代傳一代,一直叫到今天。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6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