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隨筆)
世界上最溫馨的路唯有小路,即使你沒有走過小路,小路的概念也會讓你在聽覺品味中詮釋出溫馨。小路的內(nèi)涵沒有文字解釋的意義,但外延是多么的詩意悠長、遙遠深邃。
柔和綿軟的夕陽的光灑在小路上,母親扶著一棵槐樹,向遠方張望,眼神和小路一樣,伸向遠方。漸行漸遠的消失了的那個模糊是她的骨肉。她淚水里復(fù)雜著心跳——激動中憂傷,牽掛中盼望。
村口的小路,是纏著母親的一根無限延伸的纜繩,抽不盡她守望的思緒。村口的小路是母親自作的一個陷阱,跌進了她企盼的孤獨。母親離小路的端頭很近,母親離小路的盡頭很遠,她整日的攥緊著這根繩子,怕拴不住盡頭的她的兒子。母親,就這樣,在路口的徘徊中老去。
小路是愛情的延伸,無比愛戀。每當唱起前蘇聯(lián)那首《小路》就想起了它優(yōu)美傷感愛戀的歌詞:“一條小路曲曲彎彎細又長,一直通向迷霧的遠方,我在沿著這條細長的小路,送別我的愛人上戰(zhàn)場——”。小路啊,愛戀斷腸的起點,又多是生死離別的終點。歷史以來多少英雄、豪杰、精英為了祖國、事業(yè)、真理、和平離開愛人,沿著小路奔向遠方,義無反顧。模糊中我看到一個瘦弱的女人抱著孩子站在小路的起點,肝腸寸斷的送別,我潸然淚下,如沾衣細雨。
小路是游子的鄉(xiāng)愁,它的孕育了鄉(xiāng)愁,我沒有美麗的詞語了,只好想起古人絕倫的文字以表達心緒。鄉(xiāng)愁是故鄉(xiāng)那臺嘶啞而可憐的紡車——母親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鄉(xiāng)愁是妻子床前的那盞孤獨的火苗——遙想千里外,各守一燈紅。鄉(xiāng)愁是寫實在兒女臉上無邪的疑惑——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鄉(xiāng)愁是老屋檐上的那個絕育了的鳥巢——花落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鄉(xiāng)愁是一個讓驚散歸鳥傳丟了的口信——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鄉(xiāng)愁是山村長發(fā)垂下的黃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鄉(xiāng)愁是我還不完的人情債啊——剛下眉梢,又計心頭。這些,都與小路有關(guān)。
……小路一個澎湃著情感的時代,鄉(xiāng)愁是一部沒有注釋的唐詩,在爺爺?shù)目诖?,?a target="_blank">父親的枕頭旁,在我的書櫥里,我擔(dān)心我們的下一代代,他們在優(yōu)生中,鄉(xiāng)愁不再是一種遺傳性疾病。(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小路最使我想表達的是一個字:“盼”,盼,是一堵墻,擋住了我與母親的目光,我把理想反射給太陽,母親用企盼尋找著月亮,十五的晚上,我們用心對望。我與鄉(xiāng)愁,一個在小路的這頭,一個在小路的那端。
最后修改于 2016-01-21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6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