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靈巖寺風箏(散文)

風箏的線斷了,在風的鼓吹下,夢樣的飄向久遠,撇下一個圓圓地思念,孤獨的滯留在古老的靈巖山。
不知過了幾個世紀,哪個思念變成了故事,故事又變成了傳說,一段段的、澀澀的擠過“一線天”的縫隙,露出幾點冬日的暖陽。那個風箏它在何方,你可知道?
幾個旅人,背負著思念、懷揣著故事、傾聽著傳說,艱難的循跡而來。經過有著古怪名字的西野老村,來到靈巖山東麓的花巖寺,其實就是山腳下一個林風添幽的小小村落。尋口上山,一戶人家圈了一圈的山羊,仰天“咩--咩--”的叫,和著不遠處偶爾的幾聲狗吠,不亞于貝多芬的交響曲,真是一派嚴霜蕭瑟處最后的田園人家。
氣喘吁吁的踩著突兀的巖石,抓著蓬蓬松松的枯草,在一溝碎石間四肢著地的爬行,似乎又變回了猿類。一路上,觸物感發(fā)的嘆息聲,喊過整個山梁,在千仞立崖間來回碰撞著縈繞,漸漸地消失在蕭瑟的草木中。山梁的背陰處,依稀還殘存著幾處早冬的瑞雪,可能為了那段曾經的往事,一片片的結成薄薄的冰凌花,固執(zhí)的讓思念更久遠些。坡上核桃樹,早已敗落的只剩下孤獨的枯枝枯干,蒂落的核桃支離破碎的躺在草叢中,默默地畫著時過境遷的幾許秋的痕跡。哪個風箏呢?
攀到山腰,早已是伏地喘息,偶爾的回頭,遠處山嵐疊起,村舍恍惚的淹沒在初冬的夢里,形成一軸淺赭色國畫,讓人心底淡然而出一種細細的感傷。
鬼斧神工的“一線天”終于出現(xiàn)在眼前,感到震撼時,卻也覺得不過如此。就如牛郎織女相見時,兩人間的“那個縫”。且拍且照、且笑且鬧,那個風箏的故事不自覺得淡了。(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猶如《桃花源記》的情景,擠過“一線天”,前面便豁然開朗,寬寬的石階,暖陽鋪撒,一個勁的鼓動著我們的心情。一對戀人相擁而過,手里的風箏在微風中抖動,不時的劃過我的眼睛,仿佛是自己終于等來的那場千年之約,但她已不是我的風箏。
拾著石階,蜿蜒而行,在路邊村姑嘮嘮叨叨的聲音中,來到白云洞。追著它的傳說,側身擠進極窄洞里,甚是虔誠的往里蠕動,終于滿頭大汗,也未見傳說中的痕跡。洞口處卻是敬香繚繞,側面一座功德碑,刻著昔日善男信女的布施,雖然名字還在,但想著碑中人卻早已成古,心境不覺蒼茫起來。
抬頭到了一處亭子邊,離亭子幾步遠就是斷崖,一個人孤獨的站在那里,被藍藍的天幕一點一點的輕輕虛化,就像那個斷了線的風箏,慢慢的失落在山嵐疊起的林風深處,再也找不到……
這樣尋思著,回頭看看嬉鬧著的同行人,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她就在身旁!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