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花聯(lián)想

國花聯(lián)想
據(jù)說唐朝曾經(jīng)以牡丹為國花,就叫人想起了蔣大為的那首《牡丹之歌》:“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艷。啊,牡丹,眾香國里最壯觀?!庇窒肫鹆艘皇滋迫藙⒂礤a詠牡丹的那首著名的詩:“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笨梢姷媚档な且环N富貴、華麗,高尚和尊嚴(yán)的花卉,雖有花冠之美,卻不失嫵媚之意。還記得那個后來當(dāng)了皇帝的武則天命令百花冬天開放,唯獨牡丹不遵此命,后來就被貶到洛陽,這是《鏡花緣》的說法,一則說明武則天這個媚娘的跋扈,也說明牡丹有傲然正氣。不過應(yīng)該指出的是,后世都把唐朝稱為盛唐,可誰曾想到過盛唐的曇花一現(xiàn),以及之后的一敗涂地,就和滿清的康乾盛世一樣,乾隆之后,清朝就一步步的走向滅亡了。所以千萬不要輕言盛世華章,一定要記得牡丹凋謝之后的那種頹唐和腐敗,還有臭不可聞的氣味。還是李后主的那首詞成了千古絕唱:“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多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p>
可是牡丹的高貴、大方、美艷和華麗都是很多人所不會忘懷的,于是在推翻滿清、民國創(chuàng)立之后,在談及國花的時候,有些清朝遺老的改良派和時髦的革命派就極力鼓吹將牡丹作為國花,指出:“國有魂也而后有花,我國自民國建立后的自由之花、共和之花亦傳入人口矣,然僅有花名而尚未有實?!倍澳档の釃运?,吾國民所同好?!彼越ㄗh立為國花,時至今日,山東菏澤和河南開封還在為牡丹之鄉(xiāng)的稱謂爭得臉紅脖子粗呢。
當(dāng)然有更多的人贊成將菊花定為我們的國花。想一想陶淵明的那首“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本徒腥嘶腥缟裣?,讀讀李商隱的那首詩:“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就叫人心馳神往,當(dāng)然最為傳神和壯懷激烈的莫過于黃巢的那首菊花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倍啻蟮臍馀?、多廣的胸懷,令人嘆服。而張藝謀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影片中,居然在城中的地上灑滿了一層黃燦燦的菊花,伴隨著周杰倫的那首《菊花臺》:“菊花燦爛地?zé)?,你的笑容已泛黃,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躺,被風(fēng)亂也微搖,你的影子剪不斷,獨留我孤單在湖面神傷?!苯o人的視覺沖擊和藝術(shù)感染力至今無人能比。
當(dāng)時在推選國花的時候,就有人說過:“菊開于晚秋,自甘淡泊,不慕榮華,足顯中華文明之特色,其宜為國花者一也;有勁節(jié)傲霜耐冷,不屈不饒,足征中國人民之品性,其宜為國花者二也;以黃為正色,足征黃種及黃帝子孫,其宜為國花者三也;盛于重陽,其宜為國花者四也?!备腥寺暦Q:“牡丹富貴,始于李唐,蓮花超脫,源于天竺,然與國花無與?!彼哉J(rèn)為菊花要遠(yuǎn)勝于牡丹。當(dāng)然,這里所說的國花就有些狹隘之感,不過單單指的只是民國而已??墒?,菊花開放的時候一片金黃,凋謝的也是轟轟烈烈,況且從古至今一直是文人騷客、儒者雅士的所愛,一定有其深遠(yuǎn)的原因。想想也是,每到國慶期間,就是菊展開始的時候,秋風(fēng)送爽、金菊飄香,就給國慶增添了許多的喜慶的色彩和香味,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有人斬釘截鐵地說:“國花之選,舍菊其誰?”
但就廣大的中國人而言,梅花無疑才是大家的最愛,也是最受國人推崇的。不說什么松竹梅是歲寒三友,被古人吹得天花亂墜,只要看看梅花在中國分布之廣、品種之繁、造型之美、數(shù)量之多都是牡丹和菊花所不能比擬的,也是眾所周知的。在神州大地,以梅園命名的盛景數(shù)不勝數(shù),還有那些像霧、像云、像幻覺的香雪海令人流連忘返,更況且古往今來,詠梅、贊梅和以此勵志的詩詞不計其數(shù),這些都是牡丹和菊花所望塵莫如的,可見中國人之最愛的程度。(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1928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就贊成內(nèi)務(wù)部將梅花定為國花的建議,“并擬用三朵連枝,以象征三民,以五瓣梅花象征五權(quán)?!?929年,國民黨宣傳部提出方案,擬用梅花為國花?!罢匀∶坊閲ㄕ?,以梅花既是莊嚴(yán)燦爛,又為五瓣花瓣,所以表現(xiàn)吾國莊嚴(yán)燦爛圖案,政府實現(xiàn)五權(quán)憲法也?!钡?dāng)時正是時局動蕩不安,各路軍閥你爭我奪、鬧得不可開交之時,關(guān)于國花的決議也就不了了之。不過梅花卻慢慢的成為了民國的統(tǒng)一徽飾標(biāo)識。央行發(fā)行鈔票以梅花為圖案,郵政部門也印制大量的梅花郵票,連軍服的帽徽和軍階也采用梅花,許多建筑物和公共場所更是隨處可見梅花的徽飾,這樣,梅花也就自然而然的深入人心了。
共產(chǎn)黨的紅五星是舶來品,完全沿用蘇俄的,之后在建立新中國的時候,選用五星紅旗的時候的立意令人叫好,而其中的寓意更是意味深長,于是五角星就逐步在所有的范圍內(nèi)開始取代青天白日滿地紅了,但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過沒有,五角星與梅花花瓣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且似乎一脈相承,不過就是某些變異而已,也就被廣大民眾欣然接受了。也沒有感覺到有什么不同之處。
直到前些年,曾經(jīng)又有過一番評選國花的鼓噪,而那一次力推的卻是牡丹,公開所說的是華貴和高雅,表現(xiàn)中華盛世,私下里卻有人傳說是當(dāng)時的領(lǐng)導(dǎo)人喜歡,就和他喜歡西洋音樂和《泰坦尼克號》一樣,就叫人愕然了。牡丹的確是花開富貴,可是卻沒有更深層次的含意,也沒有理由代表中華民族的精神。中國人民是一個崇尚孔孟之道、喜歡埋頭苦干,不喜歡嘩眾取寵、也不喜歡個性張揚的民族,再說,大唐盛世、康乾盛世其后的一片荒涼,難道還不夠觸目驚心嗎?所以我認(rèn)為,牡丹就是國宴上給外國人看的一道頭菜,菊花則是重陽國慶的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而梅花則應(yīng)該代表的正是中華民族不屈不饒、艱苦奮斗、銳意進(jìn)取的精神的象征。
梅花是一種精神?!懊坊g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边@是毛澤東的豪邁;“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边@是陸游的清高;“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fēng)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边@是林和靖的委婉;“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這是王維的思念。
梅花是一種精神,“墻角數(shù)枝梅, 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边@是王安石的敬仰;“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斬新一朵含風(fēng)露,恰似西廂待月來?!边@是蘇軾的灑脫;“數(shù)萼初含雪,孤標(biāo)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這是崔道融的感悟。不過對梅花寫得最好的無疑就是毛澤東的那首《卜算子?詠梅》:“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國花首先不應(yīng)該是一種精神嗎?所以我喜歡梅花!踏雪尋梅、梅花三弄,想想就叫人心馳神往,也就是這個意思。(2009-10-20)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965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