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反腐(雜文)
唐僧反腐(雜文)
石鑒明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歷經(jīng)磨難,千辛萬苦,九死一生,從西天取得真經(jīng)回到大唐國。一時全城轟動,官員百姓,齊齊出迎,皇帝老倌,更是喜不自禁,龍顏大悅。命速在大佛寺沒素宴為其接風(fēng)洗塵,當(dāng)即讓大佛寺原住持退位,封唐僧為大佛寺住持兼宮廷佛事大夫。
眾所周知,廟產(chǎn)乃公產(chǎn),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婆婆的奶奶—大家都摸得吃得。唐僧接任大佛寺住持等于接到一件比去西天取經(jīng)還要苦的苦差事。首先,他接到的是一個表面繁華,實則空虛,正在艱難維持的爛攤子——窮寺院。
有句民諺叫“窮了廟子,肥了方丈”。用此話來描繪當(dāng)今的大佛寺恐怕再恰當(dāng)不過了。這也和某些國有企業(yè)或國資控股企業(yè)、投資公司等差不多。本來,位于京都的大佛寺乃國家重點寺院,國撥資金不少,信徒捐獻很多,加之外賓贈送,大佛寺應(yīng)該肥得流油,其寶物亦應(yīng)數(shù)不勝數(shù)。然而,正因為廟產(chǎn)是公產(chǎn),在那個以私有制為特征的封建時代,官員的貪欲比現(xiàn)時的某些貪官恐怕還要貪婪得多。加之太平盛世,喜歡歌舞升平,報喜不報憂,宮廷大臣更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紛紛投其所好,尋寶獻貢;或四處探尋秘方靈丹,保上司和自己長壽享樂。這樣寺廟首當(dāng)其沖,大佛寺天天接待官員應(yīng)接不暇。況且,這些官員大多不吃素,大佛寺齋堂莫法接待他們,只好找高等級大酒樓安排他們食宿。除了山珍海味招待這些官員之外,還要安排“三陪”之類,讓其盡情享樂。臨走之時,要將廟中寶物和民間所捐有價值的東西裝滿官員之車轎,讓其滿載而歸。天知道,這些寶物去了哪里?
這樣又吃又玩又送,多少廟產(chǎn)和民財都可被消耗掉。難怪大佛寺成了徒有其名的京城首屈—指的窮廟。原住持見大佛寺這樣下去,很難長久維持而不現(xiàn)出其本來面目,只好另打主意。他想,別個貪得,我也貪得;睜只眼,閉只眼,大家貪點松活點。各自搞得一筆錢,到時好另謀生計和出路,哪里還有什么信仰啊!于是,大小官員與和尚吃拿廟產(chǎn)成風(fēng),老百姓捐獻的錢物成了官員與和尚的囊中之物,獻與佛祖和各位佛爺?shù)呢暺烦闪怂麄兊拿啦?。就連楊貴妃和楊國忠之類都在打大佛寺的主意。楊貴妃不是有個尼姑庵嗎?就是從大佛寺瓜分出去的。這樣下去大佛寺不窮才怪了!唐僧接任后一摸底,大吃一驚,大佛寺不僅破爛不堪,窮得難以維持,而且還欠大酒樓巨額費用,真是資不抵債,早該破產(chǎn)。(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由此,唐僧叫苦不迭。更可怕和可惡的是,“唐僧肉好吃,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傳聞,早就在國內(nèi)外傳遍,不僅妖魔鬼怪知道,而且不少官員明白。大小妖魔鬼怪及其子孫已形成爭吃唐僧肉的“黑社會”,他們不吃到唐僧肉絕不甘心;且聞訊而來的外星球的妖魔鬼怪也想嘗一嘗唐僧肉是什么味道。況且,西天取經(jīng),大功告成,孫悟空不戀京城繁華,早回花果山續(xù)當(dāng)他的美猴王去也。豬八戒依舊貪色自動去女兒國當(dāng)了上門女婿。唯有沙和尚忠心耿耿,愿留在大佛寺為師傅撐門面,掌內(nèi)務(wù),管后勤。然而沙和尚的本事,必定有限,要保唐僧和廟產(chǎn)顯然能力不夠。
危急關(guān)頭,唐僧只好面見皇上,道出自己的苦衷。這皇上不愧是大唐國難得的明君,他深知必須從上至下嚴(yán)格管理制度,做到公私分明,嚴(yán)格治吏,嚴(yán)禁侵占和搜刮廟產(chǎn),并授給唐僧“上方寶劍”,凡有去大佛寺和全國其他寺院搜刮錢財和民脂民膏者,一律依法“先斬后奏”,切實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時召回悟空任鎮(zhèn)妖大元帥兼打黑除惡總司令,組建一支能上天入地下海的特種部隊,并在全國各地聯(lián)網(wǎng),動員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降妖除魔,打黑除霸,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樣連續(xù)作戰(zhàn),整了三年,果然見效,不僅唐僧保住了,取回的真經(jīng)發(fā)揮了良好作用;而且大佛寺及其他寺院真正富了起來,日漸興旺發(fā)達;整個大唐國的江山更加鞏固了,真?zhèn)€是萬國來朝,民富國強。人們盛贊唐僧、孫悟空師徒又為大唐國做了一件大好事。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450537/
唐僧反腐(雜文)的評論 (共 3 條)
- 海歌 審核通過并說 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