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思進面貌新,松樹溝村大變樣
人心思進面貌新松樹溝村大變樣
——記雙臺鎮(zhèn)松樹溝村支部書記張希庫
是雄鷹,就要搏擊風雨、翱翔廣闊藍天……
是大雁,就要排頭領隊、飛躍萬水千山……
人民公仆,一片赤誠為鄉(xiāng)親,心系幫扶村民,關注弱勢群眾,促進和諧發(fā)展,從中也可體現出張希庫人生追求的一種信念。
雙臺鎮(zhèn)松樹溝村是一個僅有7個村民小組、540余戶、1700余人的小村。盡管該村離雙臺鎮(zhèn)不足15公里,但由于山多地少,“九溝十八岔,步步踩石頭”,交通極為不便、水源缺乏,村民們生活條件極為艱難,矛盾糾紛多,經濟發(fā)展緩慢。
現年58歲的張希庫為村黨支部書記。面對大家期盼的目光,張希庫滿懷誓言:“我一定想方設法改變村里的落后面貌,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p>
由于,他1998年開始就任鎮(zhèn)花紅溝村支部書記,2007年小村并大村,后來成為松樹溝村支部“領頭雁”。
人心思進面貌新,松樹溝村建設忙。原有的村支部活動室面積太小,房屋陳舊,為了讓村里的黨員有很好的活動場所。張希庫書記一道多方籌措資金,一上任就修建了的5間,面積達100多平方米的新村級活動室。
當年,由于村道年久失修,凸凹不平,泥水橫流,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滑路爛,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面對這些急需解決的難題,張希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要逐一解決,他深知難上加難。然而張希庫毅然地說:“有條件要干,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干”。他積極到外邊托關系、找路子。張希庫挨家挨戶為村民做起工作,發(fā)動大家義務建橋、修路。見村民修路積極性很高,他立即向外界自籌30多萬元解決修路所需的資金,組織村民投入修路。就這樣真抓實干,修通10余公里,17余處過水路面,松樹溝村實現了組組通路。
松樹溝村水源缺乏,飲水難是困擾村民的又一難題。過去,有的村民飲水要到幾里遠的地方去拉水、推水。為此,張希庫先后爭取資金為全體村民興修自來水工程,從根本上村民們告別了靠天吃水的苦日子,解決了全村人的飲水問題。
要致富,必須得依靠產業(yè),這是張希庫一直堅持的想法。一直以來,當地群眾就有種、養(yǎng)的習慣。但由于各家各戶零散的種養(yǎng)無法形成規(guī)模,特別是在管理方面,缺少技術和措施,嚴重影響種植、養(yǎng)殖農戶增產、增收,為了改變這種落后的生產狀況,適應市場需求,2007年起,他引導村民老果園改造,引進新品種,科技致富,目前形成蘋果,大棚葡萄,畜牧養(yǎng)殖等產業(yè),勞務輸出也成為全村一大支柱來源,全村人均收入8000余元。
農村低保評選,是衡量村干部辦事是否公道的試金石。張希庫堅持民主評議低保對象,由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確定低保戶,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村里困難戶多,低保名額又有限,讓困難群眾享受這一政策,無一例人情保、關系保。村民都說:“我們有這樣公道的村干部,幫助村民大眾好事多多,數不勝數,真是有福氣!”
對于村民之間出現的矛盾糾紛,張希庫耐心進行調解,避免矛盾升級。據村民介紹:“一組兩戶村民,為了一壟地發(fā)生矛盾糾紛,張希庫書記親自到場把犁杖,公平、公正扶壟,化解矛盾糾紛,得到大家一致好評?!苯陙恚趶埾鞊未逯髀毟刹恳詠?,松樹溝村黨支部,全體46名黨員,7個黨小組,認真抓好“基層黨建”建設,為群眾反映心聲,建言獻策,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通過面對面“說事”、“議事”,及時了解村情民意,化解村民矛盾,將有力地推動和諧新農村建設進程。
松樹溝村的路通了,水通了,經濟發(fā)展起來了,村民們漸漸過上了好日子。為了這些,村支書張希庫付出了許多,有人覺得張希庫“太虧”。面對別人的費解,張希庫內心很坦然:“鄉(xiāng)親們信任我,將我推選為村里的當家人,我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
(于學忠)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460485/
人心思進面貌新,松樹溝村大變樣的評論 (共 4 條)
- 梔燁襲晨 審核通過并說 這篇通訊寫得很真實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