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淡漠時而作
窗外夜色漸濃,習(xí)慣性地打開博客,看著來來往往的訪客,心里有種淡淡的喜悅和不安。這時候總會慣性地想起一句話: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花園,秘密花園。在這座花園可自由修建自己的庭院,種自己喜歡的花草。不取亂世塵煙,只想喚蟲鳴鳥叫,譜最美的音符。
一花一草一心情,一心一意一文章。文字的世界,從來都是寂寞而憂傷,平淡而潔雅。每一首詩,背后都有一個意境;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有一種故事?;▓@的主人,辛勤地為自己的花勞動,盼著花香果甜的一天。遺憾是人生中,總有太多不速之客不請自來——狂風(fēng)過,葉落花殘,庭院自蕭條;驟雨來,草歪墻塌,心淚自淋漓。
明媚的陽光下,獨(dú)步花園,數(shù)著樹上的碩果,心里泛起淡淡的喜悅。此一時,總想呼一群親朋好友共嘗果香,卻總會因此惹來嫉妒的眼神,不稱果甜還說白走一趟。藝術(shù)源于生活,沒有生活,文章無所存在,就算生搬硬套,班門弄斧偶然作一篇,也只會惹來旁人嗤之以鼻。然而,藝術(shù)也高于生活,創(chuàng)作中本有一種抽象的概念,比喻、夸張以后,萬變不離其宗,生活的本身還在其中。生活的經(jīng)歷大多相似,怎么相差也還在“酸甜苦辣咸”中,因而總會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鳴,而文章甜蜜的碩果有時候恰恰就是為這一部人人而生。
話說回來,說是別人不懂欣賞,還不如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分歧與共鳴共存,或者這樣才會使人進(jìn)步。每個人對生活都有獨(dú)特的見解,非同道中人怎知其中辛苦?我們看別人的花園,只有一草一花,我們可以憑此說明什么呢?說這個朋友慵懶嗎?又或者說他深藏不露?每個人的愛好都不同,他們的花園不種花不種草,也許就種大樹。光看一個人的表面,無法斷定他快樂與否,這點(diǎn)我深有體會。朋友們喜歡說我是多愁善感的人,從我憂郁的文章得出的結(jié)論。我問過我自己,也試著努力去改變現(xiàn)狀。提筆欲寫幸福笑,卻不由自主地題出了辛酸淚。不是生活沒有快樂,只是快樂的文字不知如何書寫。年輕的人不該有太多的煩惱,或者是這樣,又或者不是這樣吧!心里的花園是什么樣的景色,自己最明白。
前幾天,和同事談起生活的米貴油貴,他們說我沒有煩惱,沒有“家”的負(fù)擔(dān)。從我臉上每天都掛的笑容中,他們得到的總結(jié)是:我沒有任何的一點(diǎn)憂愁,快樂得像天使,像神仙。相對于他們而言,我的確沒有一個家庭的重任擔(dān)在身上,可是煩惱不一定與家有關(guān)的。我笑笑故作輕松地回答他:“對啊,我有什么好愁的,穿得暖吃得飽,快樂似神仙了。”有時看一件事,還得注意自己當(dāng)時的處境。光看花園的外墻,是看不來什么結(jié)果的。有的人喜歡把外墻裝修得高貴典雅,但卻“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的人喜歡任由外墻雜草叢生,然而“美都是從靈魂深處發(fā)出的。”
詩人葉紹翁說: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我想每個人心中的秘密花園都是這樣,不希望門外人粗魯?shù)牟椒ゲ葔膱@中草,所以特意把里面的景色寫在文章中,供真誠的人品讀。孤獨(dú)的人讀出共鳴,快樂的人讀出遺憾……體會各不一樣。文章,不會即興即寫,一些快樂的淺記,憂傷的淡描總在情淡意薄時方下紙。(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前途一片渺茫,心中的花園依然明朗。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花開花謝,唯有自己最清楚。關(guān)于別人的世界,走過疑無路,總會柳暗花明。文章,淡漠時而作,淡的韻味在其中,漠的意味也在其中。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4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