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
少年哀樂過于人,歌泣無端字字真。即壯周旋雜癡纏,童心來復夢中身。
——————題記
第一次讀紅樓大概是五、六年級吧!一個什么也不懂的年紀。剛剛接觸紅樓,只是單純得覺得黛玉的可憐。當時并不喜歡黛玉,柔柔弱弱,既小心眼,又多疑。簡直是標準的古代嬌嬌滴滴的大小姐形象,相比較而言,在大光園里的女性,比較喜歡史湘云。在她身上有一種不拘小節(jié)的豪爽,和一種平易近人的氣息。寶玉也怪可憐的。總是在林妹妹那里碰釘子,動不動就望見兩眼淚汪汪的一副梨花帶雨形象。讓我不禁懷疑她是不是淚腺特發(fā)達。這種水般的性格我很是不喜歡。還有就是王熙鳳,雖然潑辣了點,但是她活得也不容易,最終還是郁郁寡歡。
紅樓既是女性的頌歌,又是女性的悲劇。
再一次讀紅樓,卻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對于黛玉多了幾份同情與憐憫,像黛玉這種多愁善感的才女,放在現(xiàn)代鐵定是紅透半邊天的明星。封建社會把人不當人看,尤其是把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不當人。中國古典文學盡管寫出了不知多少美麗的女性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不過是敢于為自己的愛情和幸福而斗爭的可愛形象。但紅樓卻不然,,它把女子當作詩冰清玉潔的人,容不得半絲纖塵。曹雪芹說過,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得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須眉,誠不若裙釵;我實愧則有余,悔又無益,大無可如何也。她為了這個目的,寫下成功的紅樓。
今天來讀紅樓,還覺得有很大的現(xiàn)實性,刻畫了封建社會中名極一時的豪門生活,更覺得萬惡的封建社會制度實在諷刺。人們都道寶玉癡情,我卻不然,在我眼中,儼然是花花公子一個。既然他傾心與黛玉,那為何娶了寶釵也就罷了,犯了一回病,就好像什么也沒發(fā)生了,還在眾人面前假意悲痛,暗地里卻不知怎么想的。寶釵也是間接害死黛玉的幫兇之一,什么父母媒妁,她明明知道薛姨媽就此意,卻用了這個光明堂皇的理由來搪塞,正中她的下懷,但在王熙鳳等人的安排下,高高興興地嫁給了寶玉。(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寫出了這種復雜的關(guān)系,寫出了美與丑之間的復雜的相生相克的矛盾。這就是紅樓藝術(shù)上的偉大成就。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4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