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蘿花語
在不久前的辦公室搬遷“途中”,偶得一盆綠蘿,欣喜之余,便帶著它一同搬進了新的辦公室。
我其實是個稱不上特別喜歡養(yǎng)花弄草的人,只是從小深受喜愛養(yǎng)花父親的熏陶,才對養(yǎng)花別有一番情感。平時對諸如石竹、姬百合、海芋、劍蘭、紫丁香、石斛蘭、茉莉、蝴蝶蘭、牡丹、杜鵑、鈴蘭等等這些被現(xiàn)代人稱為室內(nèi)名花貴草的植物,因為在很早以前就不陌生,所以,也不太會去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夸張地去詫異于它們一如既往的美艷和名貴。
而對綠蘿的印象則不同,此物雖也稱花,其實卻很難見其花開,然只觀其葉,猶勝名花。父親在世時也曾這樣評價,只是養(yǎng)花和做人一樣認真的父親,對當時他自己種植的那盆綠蘿,用書中規(guī)范的名字稱之為“黃金葛”。多年后,自己才在書中得知原來父親種植的那盆自己特別喜愛的“黃金葛”,竟然就是綠蘿。當時就覺得這植物的葉子,從形狀到顏色都很有些與眾不同,尤其是那天生呈心形的綠蘿葉,長在同一株花藤上卻能有著深淺不一的綠色,這著實讓人驚奇。
結(jié)束辦公室的搬遷后,日子便一天天在忙碌的工作中,象風一樣飛逝著,不知不覺中,自己已經(jīng)搬進新辦公室工作兩個星期了,而那盆搬遷時偶得的綠蘿,卻在我時而想起,時而忘卻中生長的花葉油綠,神采奕奕,有幾株花藤上還發(fā)出了幾許新葉。
偶爾的閑暇,當靜對這株偶得的綠蘿時,想著兩個星期以來,這花既沒得到過,我象照顧桌上那盆新栽的吊蘭一樣特別的關(guān)愛,也沒享受過我刻意將其搬往戶外去接受陽光雨露的待遇,只是每天將澆灌其它花兒剩下的水,不經(jīng)意地滴在這株綠蘿所在的花盆里,而這綠蘿卻依然能在無人關(guān)注的環(huán)境里,生長的如此生機盎然,我時時會被這株綠蘿包容、積極、充滿希望地默默生長而深深感動。
后來在辦公室新同事的桌上又見到一株生長在水中的綠蘿。不知是否因水與土的本質(zhì)對花卉的成長有著不同的影響所致,只見同事那株生長在水中的綠蘿,要比自己辦公室里那株生長在泥土里的綠蘿,葉子的顏色淺了許多,形狀小了許多,但心形的花葉卻是完全相同的。尤其在那綠油油地綠蘿葉面上,竟清晰可見葉的脈絡(luò)帶著點花莖的淺紅,水培綠蘿那漂浮在水中細細的、有點虬結(jié)的白色氣根,在水中晃動著,緊緊依附在花缸的底部或側(cè)面,越發(fā)顯得少了些泥土的厚重所給予花根的踏實感。相比之下,水培的綠蘿早期似乎更適合生長在環(huán)境適宜的溫室里,水給予綠蘿的優(yōu)雅,常常會讓人覺得此時的綠蘿更像是一位端莊秀麗的小家碧玉,在每天安靜而耐心地聆聽和熟悉中,漸漸地讓自己去學會適應從土植到水培環(huán)境的變遷,漸漸地在水與土的坦誠交流中,將自己的心融入到水的淡然和泥土所賦予的踏實里。(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如今再次凝目辦公室里土植、水培各一綠蘿,再次發(fā)現(xiàn)它們不僅有著綠蘿花共同的綠色,還有著綠蘿花色由淺到深的變化和綠蘿花藤由短到長的成長過程。
每當望著綠蘿那深深淺淺的綠色,從從容容地、順著花藤緩緩延伸開去,自自然然地垂下,將每一片不同綠色的心形花葉串接在一起,大大小小的綠蘿葉,團團簇簇,翠翠盈盈,越發(fā)顯得綠蘿含蓄、優(yōu)雅、積極、融入的美是如此的清碧無暇。也許一片綠蘿葉的美,代表不了整個綠蘿個性的色彩,只有當深淺不同的綠蘿葉簇擁在一起時,才會盡顯綠蘿獨特的無花之美。仔細想想,有時生活和工作中也是這樣,無論是花還是人,似乎都需要有“花要葉扶,人要人幫,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互補精神。
綠蘿——“守望幸福”的真誠和諧之花,用扎根泥土的堅持和踏實,用植在水中的隨和與融入,時時鞭策著我和我的同事們在工作中不懈怠、不浮躁,那一抹象征生命的綠色,也常常為我們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平添了一種溫暖,一種希望,一種感懷,一種敬意!
————書于2012年8月3日觀綠蘿又發(fā)新葉有感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47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