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時(shí)
小時(shí)候,每到端午節(jié),我們一大群小孩子就異常地高興??傁矚g聚在一起談?wù)撐覀兊?a target="_blank">母親給我們準(zhǔn)備的各種吃食,跟著村里的人去看劃龍舟,那些熱鬧的場景,至今仍縈繞在心頭。從村里老人的交談中,初識(shí)了屈原,知道了端午節(jié)。
上學(xué)后,第一次接觸到屈原的作品,是他憂愁悲思而作的《離騷》,深深地被他的才思所震撼。詩人用自己的血和淚寫就了這首憂國之思、愛國之情的詩歌,他滿腹的愛國之心,通過詩句傳達(dá)給了我。喜歡“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這樣優(yōu)美的句子,他筆下的每一種香草都表露了他高潔的情操,喜歡他“紉秋蘭以為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極力保持自身高潔,向往著像他一樣“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在多少個(gè)夢里,夢見自己穿行在木蘭和秋菊的花叢之中,收集著木蘭花上的露珠,采摘著秋菊的花瓣,踏著屈原曾經(jīng)走過的小路,一路尋找著他的蹤跡。
胸懷治國理想,卻不幸遭饞人誣陷,國之將滅,屈原精神恍惚,行至汨羅江邊,高唱“舉世渾濁而我獨(dú)清,眾人皆醉而我獨(dú)醒”。眼見著自己的祖國漸漸被人吞食,心中痛苦萬分的屈原懷抱石頭,毅然決然地投身汨羅江。每每思及于此,我仿佛看見了屈原徘徊于江邊,風(fēng)吹起他的衣襟和發(fā)絲,他神情悲傷地看著滿江的江水,思索著他一生所經(jīng)之事。我常常想如果沿著汨羅江,一路去尋找屈原的蹤影,是否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呢?
又是一年端午時(shí),我再一次憶起了投江而亡的屈原。為他不幸的遭遇而扼腕嘆息時(shí),我是多么希望能傾聽他心里的痛苦,感受他那一片愛國之情,我深信他的靈魂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他一直在我們心中不曾離去。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487455/